进城?
也好,慕禾也想去看看上京的人都用的什么洗漱物品。
清洁牙齿?
嗯,现在是有洁牙粉的,但没有牙刷,只能用柳枝或者手指摩擦,她都是将丝线当牙线来使。
洗澡?
一种是澡豆,一种是皂粉。澡豆也就是胰子,这个不便宜,不是家家都能用的起。皂粉是用皂角磨成的粉,皂角是野生植物,能去污除垢,南江几乎家家都有种植,就算平日里用来洗衣服也没什么抛费。至于洗头多用的是淘米水,据说是祖上传下来的法子,淘米水能让头发浓密有光泽。
行吧,先去城里看看,等以后有时间了自己也做点肥皂和香皂。对她这个经常刷某音的人来说,自制肥皂没有难度。
京南县在上京城以南半个多时辰的路,人生地不熟不好让他们乱走,以免走岔了道找不回来再耽误行程。于是当地县差找了牙人商队,捎带领着他们进城。好在从县城到京城的路因是京属,时常整修维护,倒也不太颠簸。即是如此,等商队的车到了南城门外,许慕禾也是好久才缓过神来。
上京城的四座城门都不限制出入,但是入城门却检查极为严格,非京州人士需要路引,等城门卫仔细盘查过后,方才放行。
上京城面很大,众人一时不知道该去哪里,于是牙商就将他们带到了西市。城内有东西两座坊市,每市都占着四坊八街,没有几天是逛不完的。又叮嘱着,酉时初在南城门外集合。因为城门每天早晚要关闭,城内设有宵禁,如果晚间来不及出城,他们只能住在城中的客店,夜间不能出门闲逛以免被巡夜误伤。
西市跟府城的街市差不多,但占地更大些,同种类的铺子也更多一些,而且这些铺子基本都聚集在一起。像眼前这条街就有七八家米行粮铺,旁边药行门对门开着五六家,隔壁衣肆绢行布庄占着一整条街,上下两层楼多达十几家铺子,总的来说,衣食住行品类丰富,还能经常见到海外游商在此兜售货物,如此也难怪西市的热闹繁华。
“进去看看?”路过衣肆一条街,见慕禾没有要进的意思,许父问。
算了,不进去了。这一路从南江走过来,她发现每个地方的人穿着都多少有点不同,当然,这跟当地的民风和文化背景有关系。
似南江一带,女眷大多穿襦裙纱衣。而越往上京来,女子更多穿禙子,即使偶有穿着襦裙也是坦领,与她们南江交领对襟有点不一样。而且上京人更喜明艳的色彩,搭配起来五彩斑斓,用前世的话来讲那就是混搭。
她猜想北漠那边的女子衣着应该也是有变化的,想想她们的大种花和美丽国,穿衣风格相差甚远,对美的追求和定义也不同。哪怕是同一片地域的藕亚大陆,还分种花风,藕粉风,寒风,笨笨风等等。
毕竟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我们可以尊重,但不是人家的就是好的,任何东西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
转过街是胭脂水粉铺,店里围着的都是女眷,许父便不方便跟着进去,于是带着小慕林去了不远处的一家鞋行。
“这不是许大哥家的姑娘吗?也进来看胭脂?”
慕禾刚踏进店门,听到问话,转头就见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妇人看着她笑。
“方嫂子……”
年轻妇人就是方嫂子,是此次同行北上的邻县人,前两年嫁给了同村的方大哥。方嫂子五年前失了亲母,继母为人阴狠,进门后对她百般搓磨,好在她的婚事是亲母早早定下来,如此也拖到她二十整岁方才成亲出门。成亲后,继母经常带着小儿子到方家打秋风,连吃带拿丝毫不顾及脸面,还美其名曰,她费心巴力的养大姑娘给了你家,娘家日子不好过,亲家多担待,这让方家和方嫂子夫妻很是厌烦。
可巧方家的方大姐,头些年嫁给同县刘家村的刘二哥,她大伯哥刘大哥是鳏夫,在此次朝廷征召的名单里。而方家二弟虽不在册,但刚满十六也未定过亲事,因为方家继母的糟心行为,于是方家也给方二哥上报了迁民身份,方刘两家带着父母一起走。
方刘两家同行十人三架马车,这在车队里也算是大户人家,之前打炉子做帐篷,他们都很积极,因此,慕禾和方大嫂也见过几次。当然,像方刘两家这种情况在车队不在少数,也因此,随迁的迁民人数才会那么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人类幼崽废土苟活攻略》《娶了旺夫小夫郎之后》《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惶惶》《病案本》《重开吧!蜘蛛侠!》《嫁给铁哥们》《国医》《神农道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