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冯琦的家事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老金的故事冯琦知道的一清二楚,听见他这么说,冯琦也明白了老金为什么这两年没主动来联系自己,一定是帮着孙子做事。玲子来了,把他们叫到了一个刚刚收拾好的雅间。玲子安排重新上的菜,还拿来两瓶五粮液。冯琦把酒倒满了,这一次郑重其事地向老金敬酒,老金也不客气,两个人酒杯一碰就是喝的干干净净。这一晚,两个人话没少说酒却没喝多少。不是不想喝,是两个人的酒量都不大。小辉就是一个陪衬,偶尔会被冯琦邀请着喝一杯,一个晚上几乎没说话。这让冯琦想起来两个人在高墙大院之内的日子里,经常聊天聊的忘了时间,两个人几乎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家庭生活聊了一个通透。聊到高兴的时候两个人哈哈大笑,聊到各自伤心事的时候,一个人痛哭流涕,另一个也是泪眼婆娑。冯琦不仅仅把自己的身世毫无保留地告诉了金哥,也把自己为什么锒铛入狱的前因后果说给了金哥。老金也是把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讲给冯琦,然后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把自己为什么杀人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了冯琦,只听的冯琦胆战心惊、后脊梁发凉。在那样的环境之下,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里面没酒,可香烟还是可以在规定时间和区域抽的,晚上则只是要偷偷的。当着小辉的面,两个人只聊一些出来之后的事情,主要是冯琦向老金诉说这几年如何经营饭店的事情。一瓶五粮液三个人只喝了大半瓶,可时间已经到了快十二点了。冯琦让玲子带着儿子早早回去了,他要陪老金。老金和小辉住的宾馆就是钢厂三招,也是距离冯琦的酒楼非常近,走路也就五分钟的时间。冯琦陪着老金爷俩步行到了宾馆,到了房间后继续聊,直到冯琦看见小辉偷偷一直打盹,才告辞,说:“金哥,今晚好好睡一觉,明天不用起早,我明天招呼郑璟开车过来,咱们先出去玩玩。”

老金说:“行,我也是第一次来古城,明天听你安排。”

冯琦下了楼到了宾馆服务台,告诉服务员老金这个房间的房费他来结账,并且留下了今天特意从玲子那里拿的几百元现金。回到家,玲子和儿子早已在梦乡里了。冯琦今天有点兴奋,还不太想睡觉,就坐在家里的沙发上点上一支烟,静静地、慢慢地一口口抽。冯琦没有开灯,屋里只有月光透过窗帘照进来一丝丝惨白的亮光。冯琦触摸着沙发扶手,看着这熟悉的房间,思绪开始慢慢飘荡起来……他想起来了,就是在这个沙发位置,他第一次看见妈妈段琴琴坐在当时摆在这里的椅子上哭的伤心欲绝,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知道了她的儿子是个小偷,是个人人喊打的贼。他想起来了,哥哥冯斌那年探亲知道了他屡教不改,还给他顶嘴的时候,冯斌一个耳光打的他满嘴是血,后槽牙都痛了,最后一把把他推倒的也是在这把椅子这里。他想起来了,父亲冯江海就是因为警察从家里把他抓走的时候,一屁股坐到才购置不久的这个沙发上,气的嘴唇发抖说不出一句话来。他想起来了,他最后一次出狱之后回到家,就是父亲冯江海、母亲段琴琴并排坐在这个沙发上,他跪在二老面前发誓再也不偷了。一幕幕场景就像电影一样在他的脑海里闪现,仿佛那一切都是刚刚发生不久的事情,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了。不是冯琦刚刚想起来这些,是这些年来他不愿意去想,也不愿意去回忆那些不堪的往日。可今天和老金的一番聊天,虽然没有很刻意去聊过去的事情,可现在却勾起了冯琦对过去的记忆……父亲和母亲的故事,都是冯琦听爷爷、奶奶讲给他的,还有母亲段琴琴也和他讲过不少。五十年代末,正是举国大搞建设的年代。古城钢厂初建之时,冯琦父亲冯江海就是是钢厂去他们县里、村里招工的时候,很幸运被招进了钢厂做了一名吃商品粮的工人阶级。在冯江海他们村里,上学念到初中的没几个,冯江海就是念到了初中第二年的才回家务农的,谁知就是因为有了这么个初中没毕业的学历,才改变了冯江海的命运。村里推荐的四个人就他和叫李顺顺被录取了,李顺顺也是只念了一年的初中。冯江海是独生子,不知道在那个兄弟姐妹一大堆的年代,为什么冯琦爷爷奶奶只生了冯江海一个孩子,这个事情没人和冯琦说过冯琦自然也就不得而知了。进了钢厂的冯江海真是如鱼得水,工作起来勤勤恳恳,吃苦耐劳把劳动人民的本色发挥的淋漓尽致。培训学习了几个月就被分配到一炼铁分厂,分厂又把他们年轻力壮的十几个青年安排到了一线岗位——炉前工。这个工种工作环境算是最差的,工作强度是最大的,又苦又累,不管春夏秋冬,工作的时候都是穿着厚厚的白色帆布防热、防烫工作服,戴着当时藤条编织的安全帽和漆黑的护目镜,每天都是大汗淋漓的。可工资加上奖金、高温补助也算是所有工种最高的,冯江海很满足。所以他也是干的最好、最欢实的。冯江海是新工人里最早提升为班长的,但是他也是这个大班组里年轻人当中最后一个结婚的。不是冯江海不想结婚,是因为冯琦奶奶早早就给冯江海的婚姻划了杠杠。每一次工休冯江海回农村家,都有热心的村里人张罗着帮着提亲,要不就是直接安排两个人见面相亲。相亲对象不乏眉目清秀、模样俊俏的。可大部分都被冯江海的母亲以各种理由推掉了,实在抹不开面子的亲戚来提亲、做媒的,就让冯江海去应付一下。冯琦奶奶这样对冯江海说:“大海呀,你好不容易到城里当了工人,也算是鲤鱼跳出龙门了,不是我看不起咱农民,是我和你爹苦够了、穷怕了,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找媳妇那就别在乡下找了,你还是在你们厂或者市里找一个吧。我和你爹就你这么一个儿子,家里没啥负担,别管是咱村谁给你介绍对象,只要是农村户口你就坚决不同意,也不能把话说的太绝了,得罪乡里乡亲的也不好。你随便找个理由、话要拐个弯说,说你没相中,一定要推掉。大海呀,娘的这个话你可千万千万记住了。”

冯江海确确实实就是按照母亲的指示去做的,基本上见一个吹一个。有那么一次,冯江海的一个本家婶子上门给她的一个远房亲戚提亲,冯江海母亲不好驳了她的情面,就让冯江海去见了一面,谁知冯江海一见这个姑娘就心动了。原因是这个姑娘太漂亮了,真是十里八村都见不到这么漂亮的,不怪婶子一路上都在夸,还说:“大海,这姑娘绝对是百里挑一的大美人,婶子保证你见了会满意。”

果不其然,这个姑娘大大的眼睛,长长的睫毛,眼睛不仅大,而且还是脉脉含情、水汪汪的,脸蛋也是干干净净的瓜子脸,长长的两条大辫子,身材窈窕,个子不高也不矮。就轮模样,一点点不像农村姑娘,尤其是嫣然一笑更是千娇百媚。冯江海就觉得姑娘真比年画上的仙女还漂亮。1江海一见之下就被对方的美貌给惊呆了,也一瞬间被她的美丽俘虏了,这一次他破天荒没有像往常一样聊几分钟就找个借口走了,而是你一言我一语的聊了半个小时,临走也没说一句不愿意的话。姑娘看起来也很知书达礼,说话的时候略微有点害羞,回答冯江海的问题也是简简单单,眼睛一直看着地面,不敢正视冯江海一眼。她似乎也对冯江海颇有好感,当时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本家婶子问他怎么样的时候,他憨笑着挠挠头说:“先谈谈看吧。”

回到家,冯琦奶奶听了他婶子汇报,脸就耷拉下来了。等冯江海远房婶子刚刚离开,冯琦奶奶就翻脸了:“大海,娘的话都当耳旁风了吗?一个漂亮姑娘就把你把娘的话忘到天边了?那以后你们结了婚是不是眼里都没有我这个娘了?”

冯江海撅着嘴回嘴:“娘,看你说的啥?我是娶了媳妇忘了娘的人吗?”

冯琦奶奶:“嘴上说的好听,那娘是咋给你说的,你再说说给我听。”

冯江海就一言不发了。冯琦奶奶就又把前一番的话说了:“我和你爹就你这么一个儿子,你那好不容易进了城,将来再找个城里的媳妇,这样以后你们一家人就都是城里人了,你如果还在农村找媳妇,将来你们孩子还得和我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摔成八瓣也换不成几分钱。漂亮当不了粮食吃,也变不出来钱花,你啊这次一定给我推辞了,不管你想什么办法,别把娘的话当成耳边风。”

可那天冯江海真的被那个漂亮的姑娘吸引住了,嘴上没有还嘴,还显得很是听话的样子点点头,可心里还是有着自己的主意:我先谈着,将来真的成了还怕你不认?冯江海回到厂里,就在想着下个月回去的时候再去找那个漂亮姑娘,想着继续他们的爱情故事。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没等冯江海第二次见到漂亮姑娘,他未来的妻子段琴琴就闯进了他的生活。冯江海是个孝子,家里没事的时候平时他都是三个月左右回家一次,一是看看父母,二是把这几个月攒下来的钱交给母亲。到了农忙的时候也不能请假,岗位上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加上人员紧张,请假就是个大问题。冯江海就和工友换两个班回家帮着父母打理家里的几亩土地。这次见面认识了漂亮姑娘,就决定下个月再回去一次,和姑娘再见一次,趁热打铁把关系拉的更近一些。这一个月冯江海反而觉得时间过的慢了,也许是自己太心急了,冯江海心里还琢磨着。就在还有两天就是休大班的那一天,下夜班的冯江海在职工大澡堂洗完澡,出门就碰见了另一个班组的调度刘师傅。刘师傅看见了冯江海喊住了他:“小冯,这好几天也没碰见你,今天终于逮住你了。”

刘师傅才三十多岁,可长期的高温工作环境让他显得比同龄人大了许多,脸庞红里透着黑。冯江海笑着迎上去说:“有事么刘师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筷子冯琦》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