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篇(21)【1 / 2】

《战国风云人物》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亡魏

秦始皇与燕国议和,又向下一个诸侯,挥出了亡国之剑。这个诸侯国就是魏国。

短短的五年时间,秦国亡韩并赵伐燕,更加助长了秦始皇扫荡诸侯、兼并天下的信心。按照,李斯和尉缭子献上的平天下策,灭亡诸侯的顺序,先灭三晋,再灭楚,北上亡燕,最后亡齐。

韩国被灭,完成了第一个目标。赵国只剩下代郡,不成气候。三晋之中,只剩下魏国。

虽然,魏国的疆域,只剩下狭窄的国土,还没有赵国的代郡大。但,它位居中原,天下枢纽,又有很强的军事力量。所以,秦始皇是不会让魏国存活多久。

秦始皇灭韩并赵之后,下一步要亡的诸侯是魏国。结果,荆轲刺秦,惹怒了秦始皇,导致秦国大举进攻燕国。

秦国取得了绝对的胜利,但,也未能彻底亡燕。如今,秦、燕议和,秦始皇重新调整战略,攻灭魏国。

也可以说,是因为燕国,让魏国多存活了三年。尤其是秦始皇并赵国的那年,魏景憨王甍,魏王假继位。魏国新旧换主,又笼罩在秦军灭韩并赵的阴影下。秦军亡魏,是很简单的事情。

由于,攻伐燕国,打了三年。魏国得到了三年的休养生息,再加上,魏王假巩固了地位。秦国想要亡魏,就要付出一点代价。

秦国亡魏之前,先做了一件事:攻打楚国。

那么,秦国为什么要再生枝节,攻打楚国?

我想有三个原因:

1、震慑楚国。

2、试探楚国的态度。

3、为了麻痹魏国。

公元前228年,对秦国来说,绝对是最好的一年。这一年,秦国不仅攻破邯郸,楚国、魏国也同时换主。

秦始皇伐燕,耽搁了三年。此时,魏国和楚国的新君,都坐稳了王位。

秦国亡魏,楚国会不会施以援手,秦始皇也拿捏不准。于是,秦始皇干了一件事:试探楚国的态度。

由于秦国很多能打且优秀的将领,都在外地。毕竟,亡韩并赵伐燕,需要大量的将领驻守。

王翦、李信、辛胜、辛武等人都在燕国。

伐楚的人选,只能重新寻找合格的将领。此时的秦国,优秀将领有很多。秦始皇又选中了两个人:王贲、蒙武。

也可以说,王贲、蒙武,是新一代年轻将领的标志。

于是,敲打楚国的任务,秦始皇交给了年轻一代翘楚。

公元前226年,秦国和燕国之战,快要接近尾声的时候,秦始皇以王贲为将,蒙武为副将,率领十万精锐,做出了伐楚的政令。

王贲、蒙武率军,进攻楚国北部重镇。这两位年轻人,不仅配合默契,打得也很好,连克楚国十几座城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