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武昌贡院

时间如白马过隙般,转眼间又过了半月,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候,秋闱就开始了。

只见各府的学生纷纷涌入武昌,省城内的客栈旅店,纷纷涨价好几番。

却依旧无论房间好坏,无论价格高低,一概爆棚,就算是这样,依旧有不少考生借宿在百姓家中,当然依旧得付钱,大概今后的民宿就是这么演变而来吧。

只见武昌城内,满是头戴方巾或冠帽,身穿长衫的读书人,满城皆是之乎者也,不亦说乎。

张成也在前几日便同一批考生一齐挤进了这武昌城,所幸幸运的是,张成找到了一家还算凑合的旅店,付上了与之不相符的高价总算是入住了,不至于流落街头或与极个别考生一般去城外破庙凑合。

只见武昌城内,到处都在举行大大小小的文会,上面写着各种牌子。

比如应某某总督所邀,应巡抚所邀,应提学所邀,......等等等等,牌子倒是听起来唬人,进去则空空如也。

但还是有不少比较大型的文会是有真才实学的,都是曾经考场上取得较高名次的前辈们,应高所邀高官来授课。

张成好不容易付了几块铜板才挤了进一家名叫“一品鲜”的酒楼,在这所酒楼里正举办着一个大型的文会,听课的学子竟然高达数百人,格外壮观。

这个时候是不会再讲什么之乎者也的。而是这些已经经历过科举厮杀的过来人向这些学子们传授考场经验以及答题经验等等。

比如如何准备考试,如何从容答题,如何破题等等。这些都是深受考生们欢迎的话题。

当然关于考试的内容,那才是重中之重,比较之前的考试,乡试的试题和考的内容有了许多的扩展。

本次考试共计三天,三天之内如果不考完哪怕饿死,也是不能出来的。

共分为三场,一场一天。其中第一场,自然是考《四书》三道,每道二百字以上。《五经》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

第二场试论一道,三百字以上。判语五条,各一道。

第三场则是经,史,策五道,三百字以上。

很显然,第一场则是考的考试对四书五经的掌握程度,这也是最基本的就相当于后世的文化课。

第二场则是考的考生的行政能力,犹如后世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第三场则是考的考生对于历史等等的博学多才,首先你得懂得历史吧,不然谈话间,别人随口一句古人事迹,你连听都没听说过,那不就秀逗了。

这一套考试由洪武十年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只要严格按照规定办事,这三场考试选拔出来的生员必定是文采出众,博学多才,并且具有明察秋毫行政能力的未来官员。

可见太祖皇帝和刘伯温制定科举时是多么的睿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回到明朝做皇父》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