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兴趣热线》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玉石主要形成于火成岩的结晶作用,由于玉是矿石中比较高贵的一种,古人又认为玉是光荣和幸福的化身,所以玉石受到历代收藏者的热烈追捧。
玉石概述
我国玉文化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我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
中国人把玉看做是天地精气的结晶,用作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使玉具有了不同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取之于自然,琢磨于帝王宫苑的玉制品被看做是显示等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同时,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无比的神秘宗教意义。而把玉本身具有的一些自然特性比附于人的道德品质,作为所谓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因此,玉于古代中国所产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例,是东方精神生动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中国玉作为这一独特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从各种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这个筛选过程极为漫长,可以说贯穿于石器时代的始终。在这个漫长的筛选过程中,“昆山之玉”也就是“和田玉”成为公认的“宝玉”“真玉”。
我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玉石来源约有100余处,我国历史上在用玉制度方面早已体现出真玉、非真玉的界定。帝王是我国古代最高阶级,和田玉在成为真玉的同时,也就成为帝王用玉。此后,经过无数的岁月,和田玉方才走入民间,遍及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的“国石”。它像一颗明珠,在我国历史文化中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和田玉与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谓渊源深远。
我国考古学者最新研究考证并提出了我国在石器和青铜器、铁器时代之间存在着一个玉器时代,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玉器时代是中国文明的起源时代。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是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和田玉7000多年的开发利用历史,证明了我国边疆和中原、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与商贸交流的第一个媒介既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和田玉。和田玉在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和田玉历来是中国各民族友谊的象征物,和田玉作为历史的鉴证,雄辩地证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殷商开始,中国就开辟了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工艺美术新时代。由于和田玉登上了华夏民族的玉坛,才出现了称誉世界的“东方艺术”,才形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玉器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珍贵遗产。
由于和田玉的优良玉质,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中形成了民族爱玉心理,对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3000多年以来,玉的质地、形状和颜色一直启发着雕刻家、画家和诗人们的灵感。
有7000多年历史的我国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许多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中国玉文化的辉煌不亚于伟大的长城和秦代兵马俑的奇迹。中国玉文化的成就远远超过了丝绸文化、茶文化、瓷文化和酒文化。
我国玉文化包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瑜不掩瑕”的清正廉洁气魄;“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去精神。
玉的道德
玉的道德文化观念从西周发展起来,源于民俗;经儒家学派宣传、推崇,被思想家理念化,更具生命力;历代统治阶级巧妙加以利用;被民众所接受。这是玉器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文字中,由200多个字与玉有关,这些字多为美好、崇高之意。如玺、国、珏。又如:玉人:美丽的女孩子;玉树临风:文质彬彬的年轻人;婷婷玉立:美丽漂亮的人;玉洁冰清:心地纯洁、高尚等。
玉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是美好、崇高之物,故以玉制的器物多为高雅、庄严的器物。在精神方面,人们认为玉象征着高贵、纯洁、友谊、吉祥、平和、美丽。玉有神奇的功用,可以避邪护身,有的可以作为药治病。
(1)玉石之美
夫玉者,质地细密、色泽淡雅、温润光洁之美石也。其质地光华,扣击有声,坚硬似铁,晶莹含翠,在众多石类材料中脱颖而出,备受世人喜爱。中国人眼中之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即文化学意义之玉,范围宽广,不仅包括软玉、硬玉,还包括水晶、玛瑙、蛇纹石、汉白玉、绿松石、青金石等品种,而狭义则专指矿物学意义之玉,分为软玉和硬玉。
软玉,其硬度为莫氏6度至6.5度。比重2.55至2.65,主要成分是硅酸钙之纤维矿物。而硬玉,则专指翡翠,硬度为莫氏6.75度至7度,比重3.2至3.3,成分则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硬玉在18世纪后方为中国玉匠广泛采用,因此,我国古代玉器绝大部分为软玉制品。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