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敦煌》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辞别王守福之后,刘云峰马不停蹄地赶到顺发客栈,找见李廷禄,喝令其赶快去找他的那些江湖朋友,打听小娃子的下落。
“如果得不到小娃子的消息,我就把你交给那两个新疆人,让他们活剐了你。”刘云峰恶狠狠地盯着李廷禄,厉声喝道,“听见了没有,李猴子?”
李廷禄被刘云峰吓得脸色苍白冷汗直流,结结巴巴地说:“刘爷,我去我去,你千万不要把我交给新疆人。”
刘云峰知道,这李廷禄和二愣子等人一样,混迹江湖数十年,三教九流,认识的人很多,只要花点银子,就没有得不到的信息。
果不其然,两天之后,当刘云峰再次来到顺发客栈询问时,李廷禄面带喜色地悄悄说:“刘爷,有小娃子的消息了。”
刘云峰面似沉水,紧盯着李廷禄,片刻,才冷声问道:“消息是真是假?”
“真的真的,刘爷,你我合作了这么多年,我什么时候哄过你?”李廷禄嬉皮笑脸地说,“这个消息,是我花费了九牛二虎的气力,花了一大笔钱,才打听到的。”
刘云峰将五块银元扔在一张破桌子上,听着银元发出的清脆响声,看着李猴子垂涎三尺手忙脚乱的贪婪模样,冷冷地问道:“现在该说了吧?”
当听清楚李廷禄说的话之后,刘云峰不禁一怔,暗想,这杨四郎乃三危山大土匪头子,恶霸这方圆左右一带已有二十年之久。
但是,此人也很仗义识时务,颇有江湖道义,从不与警察局等官府衙门作对,倒也省去了不少麻烦。
如今,派人劫走小娃子,又有什么企图呢?刘云峰暗想,莫非想敲诈王守福一笔银子?旋即,他就坚决否定了自己这个近乎幼稚的想法。
“先不管杨四郎的目的是什么,只要小娃子在他手中,就好办了。”当王守福听见这个消息时,脸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一丝微笑,对刘云峰说,“救出小娃子才是最重要的。”
刘云峰点点头,不无歉意地说:“老道士,解救小娃子,只能靠你了,我是帮不上多大忙的。”
现在,高志宽将目光紧盯在清真大酒楼的凶杀案上,一门心思要生擒活捉黑喇嘛,建立震惊全国的特殊功勋,像绑架这类小案件,根本无暇顾及。
听张荣庆说,南京政府派来了一个叫方兰的女特派员,天天催逼高志宽“清共”抓人,将不大的敦煌城闹得鸡飞狗跳墙,乌烟瘴气人人自危。
“比起这些大事情,小娃子被劫走一案,简直就是小菜一碟,根本放不上桌面,怪不得高志宽爱理不理的。”
当然,刘云峰是不会将这些情况告诉王守福的,但是,作为多年的老朋友,只能尽自己微薄的力量,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王守福似乎非常理解刘云峰的难处,两眼紧紧注视着他,感激地说:“云峰,你已经帮了我不少大忙,让我感激不尽,怎敢再劳大驾?”
刘云峰说:“杨四郎抢劫杀人,无恶不作,但有一点好处,就是遵守江湖规矩。老道士,你去三危山,一定要多加小心。”
王守福点点头,颇有信心地说:“我在莫高窟待了三十年,从来没有怕过谁。狼不吃狐狸,井水不犯河水,我想,杨四郎也不会把我怎么样。”
看着王守福目光坚毅神情果决的模样,刘云峰心中暗自吃惊,暗想,自认识这个老道士以来,还未见过他这等凛然威武的样子,这是一个隐忍不发深藏不露的高手。
于是,在一个冷风呼啸沙尘飞扬的黄昏时节,王守福佝偻着腰身,离开莫高窟,来到号称“道家天宫”的三危山,声称要拜见大头领杨四郎。
三危山位于敦煌东南处,因其三峰耸立,如危欲坠,格外雄奇壮观惊心动魄,故名之曰“三危山”。古人曾赋诗赞曰:“座镇敦煌第一山,谁移泰岳到阳关”
在宽大的聚义厅里,身穿各色衣服的匪徒持刀拿枪,站立于四面,杨四郎端坐在虎皮帅椅上,阴沉的目光紧紧盯着慢慢走进来的王守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