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云破月来【1 / 3】

《喋血敦煌》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当他紧随安公公走进堂屋的那一刻,看见父亲神情凝重,用阴冷地眼神死死地盯着自己,心中不觉一惊,暗想,莫非父亲发觉了自己正在做的好事情?

少顷,端郡王冷声问道:“刚才来家里的是不是日本人?你怎么和日本人打交道?难道你忘了庚子年间的事情?”

溥儁急忙掩饰道:“我和吉川一郎只是生意上的普通朋友,从来不涉及政治方面。阿玛,你就放心好了。”

端郡王冷笑一声,紧紧追问道:“你什么时候做起生意来了?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离开北京之前,我就在做生意。”溥儁干咳一声,不自然地一笑,说,“阿玛,咱们家人多,开销又大,不做生意赚点钱,日子不好过。”

端郡王用怀疑的目光紧盯着儿子,暗想,溥儁竟然知道赚钱养家了,比以前懂事了。继而又一想,不对呀,在北京时,就有日本人来找他,鬼鬼祟祟的,在家里呆了好长时间,怎么没有听溥儁说起过做生意的事呢?

想到这儿,端郡王鼻孔里发出一声重重的冷哼,厉声问道:“你是不是瞒着我,和日本人搞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溥儁见父亲真的生气了,急忙跪倒于地,辨白道:“阿玛,我真的和日本人做生意。不信,你去问问那个叫吉川一郎的日本人。”

端郡王锐利的眼光紧盯着溥儁,脸上流露出半信半疑的神色。未几,又紧紧追问道:“你现在老实告诉我,你们做的是什么生意?”

溥儁没有想到父亲会刨根究底地追问,嗫嚅了片刻,才谨慎地说:“什么货物能够赚钱,就做什么。”

一时间,端郡王全明白了,暗想,儿子呀,就你这应变能力,还和日本人合作经商,小心被他们卖了,还帮他们数钱。于是,轻轻挥挥手,说:“你去吧。”

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端郡王发出一声极其沉重的长叹,暗想,为了让他早一天登上皇位,我是费尽心机不择手段,但到头来,聪明反被聪明误,惹了一身的臭气不说,还葬送了父子两人的政治前途。

大清朝光绪二十五年腊月二十四日,溥儁被慈禧太后立为“大阿哥”,端郡王更深得慈禧信任。一时间,父子两人成为中外注目的焦点人物。

但是,一场本以为是爱新觉罗家族内部的立储事件,却引发了纷繁的国际争端。由立储带来的连锁反应,最终给大清王朝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带来了最沉重的打击。

建储后的第三天,英法德美四国公使跑到总理衙门,递上一份联合照会,措辞非常强硬,极力反对清廷废除光绪皇帝再立新君。

清廷立了一个大阿哥,不但没有收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恭贺,反而收到了这样一份联合照会。同时,还因为义和团作乱之事,英国公使窦纳乐向清廷发出最严重的警告。

对义和团作乱一事,慈禧早有耳闻,王公大臣也议论纷纷,意见不一。到底是剿还是抚,正在她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之时,掌管总理衙门的端郡王载漪的一句话,坚定了她的信念,让她最终拿定了“抚”的主意。

载漪怀着一腔极度忧国忧民的心情,也怀着一份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跪在慈禧面前,慷慨陈词:“义和团都是出万死不顾一生,以赴国家之难的义民。”

不久,八国联军攻陷了大沽口,局势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载漪觉得机会来了,就指使军机章京连文冲伪造了一份列强给清政府的外交照令,提出四条要求:

一、指明一地由光绪居住。二、代清政府收取各种钱粮。三、代清政府掌全国军队。四、归政给皇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