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禁忌传说【1 / 2】

《我在大梁当戏法师那些年》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大梁县制颇为复杂。

边境地区,人口稀少,五家为一邻,五邻为一保,五保为一里,五里为一乡,三乡为一县。

不过中原腹地,人口繁多,采取的是十家为一邻,十邻为一保,十保为一里,但里之上没再设乡,直接到县。

阳陵屯在地方架构上是里级,严格来说,类似于前世的城市社区,但级别较高。

屯里有一条小街,由于都是乡亲邻里,民风相对开放,到了赶街天,屯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上街赶集。

贩夫走卒叫卖吆喝,稚童吵闹嬉戏,人来人往,当真是热闹极了。

小街上有一酒楼,挂在楼外的旗杆上,写着“周记酒楼”。这是这阳陵屯唯一的酒炉客栈,平日里还未到饭点就已坐满了人。

你要只是喝酒,又不肯买荤菜,那只得在外面蹲着。倘若肯买些酸豆、煮笋、苞米,也得多花两文酒钱,才能进去。

不过前些日子,酒楼出了人命,屯里的人认为不吉利,颇为忌讳,除了外乡人,没人敢进去。这可把老板愁坏了,本来不多的头发,差点掉光。

眼看到了下午,酒楼里空空荡荡,一桌人都没有。偶尔有几个嘴馋的,也是买了酒,在门外喝了就走,根本不进店。

周掌柜在柜前唉声叹气,自怨自艾。楼里请的短工都被他辞了,这生意再不辞人,是做一天亏一天。

正在这当口,酒楼里突然来了两个青年男子。一个二十岁出头,模样平平无奇,倒是细皮嫩肉能惹得不少女人侧目。

一个三十多岁,身材魁梧健壮,浑身上下肌肉极为发达,一看就是个不好惹的练家子。

周掌柜代替了小二的工作,满脸堆笑,迎了上去:“两位客官,你们是打尖还是住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