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故事与趣味》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古人的名和字意义上的联系
古人取名定字是很讲究的,意义上要吉祥如意,要合乎礼制;时间上也有规定。《礼记·檀弓》云:“幼名,冠字。”意思是说在婴儿时取名,到加冠(即成人)时才定字。“名”与“字”之间,往往有着某种意义上的联系。如:
1.意义相同。如三国时诸葛亮,字孔明;东汉著名的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字平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字子固;宋代名将岳飞,字鹏举。
2.意义相反。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字退之,——《玉篇》:“愈,胜也。”《正字通》:“过也。”可见“愈”有超过、超出的意思,与“退”相反;宋代理学家朱熹(熹,明也),字无晦(晦,暗也);清代散文家管同,字异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王海林,万海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