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节度使倡学士馆

《中国历史名人之四》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为节度使倡学士馆

开元十年(722)四月,张说兼知朔方节度使,他常常亲自到朔方巡边。九月,康待宾余党反叛朝廷,自称可汗。张说发兵追讨,将河曲六州胡人,分散安置。

原先驻扎边塞的军队高达六十余万,耗费巨大。张说以无强敌压境为理由,请求朝廷罢兵二十万。玄宗颇为忧虑,张说说服玄宗,最后裁边兵二十余万,占了边兵的三分之一。张说还根据实际情况,建议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制是寓兵于农的一种制度,即青壮年平时在家种田,战时应召出征,自带军需。府兵制使士兵不堪其苦,逃亡者甚众。开元十年(722)九月,张说招募年轻力壮的青年担任宿卫,免除他们的租调劳役,给予他们优厚待遇,不到十天就招募精兵十三万。从此兵农分开,兵成为一种职业性的雇兵,这对于提高军事素质,严格训练,大大提高军队战斗力是很有好处的。

开元十一年(723)二月,张说兼中书令,他把政事堂改在中书门下,政事堂下设五房: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礼房,分曹掌管总务,政事堂办事机构的设立,加强了政事堂的权力和地位,使政事堂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张说是唐代有名的文学家,也是当时文人的领袖。他的文章以俊丽、缜密著称。朝廷有很多重要文章,大多出于他的手笔。他最擅长碑文,当代人莫能及。张说还倡导开馆置学士,因而玄宗设立了丽正书院,聚集许多文学名士如徐坚、贺知章等从事文教等事务,玄宗授张说为修书使,总管丽正书院。此事当时有人反对,要求停办丽正书院,后来,丽正书院改为集贤书院,五品以上为学士,六品以下为直学士,任命张说为知院事。张说为相职,提拔和重用了一批文学之士,其中的张九龄,后来成为唐代的名相。

开元十四年(726),御史大夫宇文融等弹劾张说,说他“引术士占星,徇私舞弊”。玄宗命令拘捕他,并发兵围其家。经过这次挫折,张说精神受到极大打击。事后,派宦官高力士探视,见张说蓬头垢面,坐在席上,“食以瓦器,惶惧待罪”。高力士在玄宗面前为他说好话,说张说曾为侍读,于国有功。玄宗因而罢张说中书令,免去宰相之职。

离开朝廷后,张说专心致志研究文史,开元十六年(728)朝廷仍请张说为集贤书院院事。朝廷每有大事,还是征询他的意见,开元十七年二月,复为尚书左丞相。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于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