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印度古代伟大的诗人迦梨陀娑

季羡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纪念印度古代伟大的诗人迦梨陀娑

作为印度人民的老朋友的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我们衷心响应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号召,来纪念印度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迦梨陀娑。我们极其兴奋地看到印度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学艺术一天一天地更为全世界人民所了解、所欣赏。

印度的古典文学有极悠久极光荣的历史传统。从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梨俱吠陀起,这传统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中断,各种体裁的作品接二连三地出现。公元后4世纪到6世纪的笈多王朝时代,梵文文学的发展达到了光辉的顶点。许多伟大的作家都生在这个时代。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都有。他们遗留下来大量的篇章一直到今天还发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公认为印度古代最伟大的诗人迦梨陀娑就生在这个时代。

尽管他的生年卒月学者们都还未有定论,他的生平活动情形我们也几乎完全不知道,但是他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这些作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戏剧,有《沙恭达罗》和《优哩婆湿》;一类是叙事诗,有《鸠摩罗出世》和《罗怙世系》;一类是抒情诗,有《云使》。此外还有两部著作《摩罗毗伽与阿只你密多罗》和《时令之环》(《六季杂咏》),也很可能是他的作品。

这些著作都是用梵文写成的。在印度的古代,只有高级种姓的男人准许说梵文,因为梵文被认为是神圣的语言,其他低级种姓的男人和所有的女人只能说俗语,这些人是不准许玷污这神圣的语言的。因此,在迦梨陀娑的剧本里,就有两种语言。剧本的对白和诗歌间杂起来,有点像中国的古典戏剧。

现在,首先介绍一下他的主要著作的内容。

《沙恭达罗》的故事是从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里取来的。国王豆扇陀到山里去打猎,碰到隐士仙人的养女沙恭达罗。两个人一见钟情,就用干闼婆(自由恋爱)的方式结了婚,沙恭达罗心里想到的只有豆扇陀,失神落魄,大仙人达罗婆娑来到她跟前,她竟然没有看到。仙人大怒,就发出诅咒:国王一定会把她忘掉,一直到看见他送给她的纪念品时,记忆才能恢复。国王回宫后,果然把她忘掉了。她师傅打发人把她送进宫,国王总不承认同她结过婚。他送她的戒指在路上掉到水池子里去了。她真是走投无路。她的生母(一位天女)就把她接上天去。后来一个渔夫捉到一尾金色鲤鱼,在鱼肚子里找到沙恭达罗丢掉的戒指。国王见到戒指立刻回想起来,他们俩的确结过婚,于是陷入极大的悲痛中。最后两个人在一座仙山里重逢,她已经生了一个儿子。夫妇父子团圆,皆大欢喜。

《优哩婆湿》写的是国王补卢罗婆和天女优哩婆湿恋爱的故事。同《沙恭达罗》一样,剧情的紧张也是由于诅咒引起来的。天女优哩婆湿下凡与补卢罗婆同居。因为一时嫉妒,她竟忘记了那个不许女人踏上鸠摩罗的林子的禁约,她贸然闯进林子,自己立刻变成了一棵蔓藤。国王看不见她了,在树林子里到处找她。天上飘过一片云彩,他认为是一个吞掉他的爱人的恶魔,准备向它进攻,最后发现,这只是一片云彩。他又向孔雀、向杜鹃、向火鹤询问,它们是否看到他的爱人,但是它们飞掉了。他向荷花里的蜜蜂合掌问讯,请求它告诉他爱人的消息。他请求大象,告诉他爱人的踪迹。他问山,是否看到他的爱人,山用回响回答他:“看见了。”他寂寞地躺在山溪旁。他幻想爱人变成了小溪。后来他看到了一块发光的宝石,这块石头具有魔力,能使分离者复合。他拿起了石头,立刻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把他带到那一棵蔓藤那里去。他拥抱它:优哩婆湿躺在他怀抱里。后来一只鹰把石头抢走。这只鹰为箭所中,石头又落到他手里。射下这一只鹰来的不是别人,正是优哩婆湿偷偷地给他生下来的儿子。因为天帝因陀罗曾说过,什么时候看到自己儿子的面孔,天女优哩婆湿就要归天。现在既然看到儿子的面孔,看来夫妻非分离不可了。然而又来了转机。天帝请国王去助战,于是就加恩于他,允许优哩婆湿同他团聚。

《鸠摩罗出世》是长篇叙事诗,写的是战神下生的故事。受了天帝因陀罗的委托,爱神迦摩来阻挠湿婆神的苦行。同他来的还有他的朋友春天和他的爱人爱欲。当他看到湿婆坐在虎皮上,头发上缠着蛇,耳朵上垂着玫瑰花环,披了黑鹿皮,眼睛看着自己的鼻子,正在入定的时候,他几乎失掉了信心。正在这时候,喜马拉雅山的女儿婆罗伐提突然出现,光彩动人。她向湿婆致敬。爱神乘机射出了一箭。但是湿婆却压住了正要抬头的欲心,一眼看到爱神,便从那第三只眼睛里吐出火焰,把爱神燃成了灰。婆罗伐提也失望地转回家去。但是她并没有完全绝望,她又换了一种方式。她穿上树皮衣苦行。她这种举动终于感动了湿婆,同她结成夫妇。

第二首长篇叙事诗是《罗怙世系》。在这首诗里,迦梨陀娑歌唱了罗摩的生平的事迹,以及他的祖先和后裔的许多事迹。

《云使》是一首长篇抒情诗。一个服侍财神的药叉犯了过错,被流放一年。他离开自己的家庭和爱人,走到南方的罗摩山里去。在流放的第八个月上,正当雨季开始的时候,他看到一块云彩从南向北飘荡。他于是就向云彩提出请求,把他的消息带给自己的爱人。他详详细细地把从罗摩山到他故乡沿途应走的道路叙述给云彩。诗人用绚烂的词藻描述沿途的风光。对邬阁衍那城的描写特别充满热情。诗人显然是非常热爱、非常熟悉这座城市的。全诗充满了美丽的幻想,动人的比喻,可以说是抒情诗的杰作。

以上简单叙述了迦梨陀娑的主要作品的内容。这些作品写成大约一千五百年了,在印度有很多版本和注释,被译成了许多印度语言。一直到今天,他的剧本还在上演,他的诗歌还为广大印度人民所传诵。过去有很多诗人向《云使》学习,写成自己的诗篇,有的以风为使,有的请鹦鹉传送讯息。《云使》也译成了僧伽罗文,锡兰岛上的诗人也写出了不少的模拟作品。由此可见,印度人民是怎样热爱自己的大诗人了。

但是迦梨陀娑的影响还不仅限于印度和锡兰。近一二百年以来,自从梵文的研究首先在欧洲,然后在美国兴起以后,欧美学者和诗人接触到了印度的光辉灿烂的古典文学。这种文学具有一种对他们说是前所未闻的动人的魅力。他们大为惊叹赞赏。譬如说,《沙恭达罗》于1789年译成英文,1791年转译为德文。当时在欧洲,特别是德国,曾引起重视和颂扬。德国大诗人歌德和席勒都热烈地加以赞颂。歌德歌唱《沙恭达罗》的诗是大家都知道的。他还有一首赞扬《沙恭达罗》和《云使》的诗:

还有什么东西更可爱可亲!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在北宋当陪房》《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斗破之我为雷帝》【22文学】《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权力巅峰》《恶霸小姑是年代文真千金》《被首座抛弃之后》《普罗之主》《天命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