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前苏联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大规模肃反运动的开始

戈丹,千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30.前苏联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大规模肃反运动的开始

1934年1月26日。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彩旗林立,洋溢着欢庆的气氛。前苏联党的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今天正式开幕。

斯大林来了,迈着其特有的沉稳的步子。全场近2000名代表起立,报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位党的总书记致敬。掌声长达10分钟,这是大会事先约定的程序之一:按照程序,每个政治局委员上主席台时,代表们应鼓掌2分钟。

意外的情况发生了。当来自列宁格勒的政治局委员谢尔盖·米罗诺维奇·基洛夫走上主席台时,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这不是那种例行公事式的鼓掌,而是发自内心的情绪的流露,其持续时间之长远远超过了规定程序。

基洛夫微笑着向代表们招手致意。斯大林似乎有点不大自在。其他政治局委员面露惊讶之色,其中伏罗希洛夫元帅不知出于何种心情,重重地“哼”了一声。

基洛夫确实有许多值得代表们爱戴的地方。他那艰难坎坷的生活经历,既令人同情,又让人钦佩。

1886年3月27日,基洛夫出生于维亚特卡省乌尔茹姆城的一个贫困家庭。原名叫柯斯特里科夫,“基洛夫”是他参加革命后的化名。4岁时父亲出外谋生,再也没有回来,音信全无;7岁那年母亲不幸逝世,失去双亲的他被送进了孤儿院。这些,既磨炼了基洛夫刚毅正直的个性,又养成了平易近人、富有同情心的性格。从少年时代起,他就投入了反对沙皇专制的斗争。18岁加入了列宁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长期的革命活动中,曾4次被捕入狱,坚贞不屈的基洛夫,革命意志更加坚定。

十月革命后,基洛夫的工作调动多次,职位也不断升高,所到之处,都留下了闪光的业绩。在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镇压白匪叛乱的斗争中,担任阿斯特拉罕边区临时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南方集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的他,胜利地领导了著名的阿斯特拉罕保卫战。1921年7月当选为阿塞拜疆党中央书记,为尽快恢复被破坏的巴库石油工业立下了汗马功劳。4年后,他被派往列宁格勒,那里是托洛茨基反对派和季诺维也夫“新反对派”的重要据点。基洛夫在这里充分展示了出色的演讲能力和组织才华。他依靠党组织和广大群众,摧毁了曾让联共(布)中央和斯大林头疼的新老反对派。他注意发展生产,关心群众疾苦,使列宁格勒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他鼓励部下提建议,搞创新,大胆提拔优秀的实干家,许多其它城市的专家、干部都想调到列宁格勒工作。他懂得如何接近群众,吸引群众,在当时政治局委员中,敢于到工厂去直接面向工人讲演的,唯有他一个,而且像他那样口才出众的也找不出第二个。1930年,担任列宁格勒州委第一书记和联共(布)中央西北局书记的基洛夫,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晋升为政治局委员。

使代表们倾心于他的不仅仅是这些,还因为基洛夫具有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精神,这在个人迷信抬头、随波逐流盛行的年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30年代初,发生了柳京集团反对斯大林的事件。柳京等人是联共(布)中央机关工作人员,因为对斯大林推行全盘集体化的农村政策,造成生产歉收,农民生活水平下降不满,对党内压制不同意见愤慨,而组成了一个秘密的反对派小组。柳京起草并散发了一份长达200页的纲领,详细阐述了他们的观点,提出要改革现行政策,多考虑工农的切身利益,扩大党内民主,停止迫害活动,并把斯大林称作是俄国革命的恶神,不推翻其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形势就不可能好转。柳京集团的成员因此而被逮捕,斯大林怒不可遏地要把他们处以极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