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27.《少年维特之烦恼》:歌颂自由的书信体小说
〔德国〕歌德
【作者简介】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年),德国伟大的诗人、作家、学者和思想家,既是近代西方精神文明最卓越的代表,也是德国民族文学的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提高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并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作者年轻时代生活的反射。他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市,父亲做过当地参议员,母亲是市长的女儿,善于讲故事,培养了歌德的文学爱好。歌德早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做过律师,在魏玛公国当过枢密顾问、部长和首相。他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值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日趋崩溃,革命力量不断高涨,使歌德受到先进思潮的影响,创作出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背景介绍】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部书信体小说,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这部以歌德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在短短的四周之内就创作出来的作品深深震撼了与歌德同时代年轻人的心灵,他们不但模仿作品主人公“维特”的言谈举止以及衣着服饰,甚至于同样因失恋而轻易结束了自己青春的生命。为此,歌德不得不在该书再版时的扉页上题诗说:“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子谁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进/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请从非难之前救起他的声名/请看,他出穴的精灵在向你耳语,/做个堂堂的男子汉,不要步我后尘。”据说,当年横扫欧洲大陆的拿破仑皇帝即便是烽火连天的征战也不忘将其带在身边,以便随时阅读。由此可见这本书的地位之高了。
《少年维特之烦恼》于1774年出版,当时整个欧洲正处在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迈进的过渡时期。18世纪70年代,德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狂飙突进运动”,它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发展,一种狂热的个人主义的反抗情绪高涨,反映了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束缚、渴望个性解放的强烈愿望,在文学上的表现就是出现了一批崇尚感情、歌颂自然、反对专制暴政、揭露黑暗社会的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在这些作品中的一个,它处处都展现着“犴飙突进”的精神。
【内容概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上)》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