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丹,千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50.《死魂灵》:抨击农奴制的自然主义文学
〔俄国〕果戈理
【作者简介】
尼·瓦·果戈理(1809~1852年),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出生于乌克兰波尔塔瓦的一个乡村小地主家庭,自幼就受家庭影响而酷爱戏剧,同时深受母亲影响而接受了浓厚的宗教和宗法制道德观念。1821年他升人波尔塔瓦省的著名学校涅仁中学,在这儿他受到了进步教师的启蒙主义思想影响,希望毕业后能为社会做点有益之事。1828年中学毕业,果戈理奔赴首都想干一番事业,结果却到处碰壁。生活的磨炼,使他把眼光由那种肤浅的浪漫主义想象转向了来自生活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民间故事,创作了《狄康卡近乡夜话》而一举成名。
1835年,果戈理发表了两部有名的中篇小说《密尔柯拉德》和《小品集》,独特的讽刺艺术风格开始形成。
与此同时,果戈里又开始了戏剧创作,在普希金的帮助下,果戈理于1836年完成了最为著名的喜剧《钦差大臣》,轰动一时。
【背景介绍】
1835年,出于对果戈理幽默天才的欣赏,普希金无私地向他奉送了自己搜集来的素材,供他酝酿《死魂灵》。7年之后,《死魂灵》第1卷出版,再次“震动了整个俄国”,比《钦差大臣》更甚。俄罗斯知识界三派力量(斯拉夫派、西欧派、民主派)围绕《死魂灵》就俄国的形势和出路展开了激烈的争议,但“对于他的才能,没有一个是漠然视之的,不是狂热地爱他,就是恨之入骨”。果戈理自己也未料到一部作品竟然会招致如此大的风波。地主出身使他在对俄罗斯农奴制的腐朽充满仇恨之时,又难以割舍一线希望。他甚至绞尽脑汁,期望在《死魂灵》第2卷中塑造出一些正面的、有理想、有希望的农奴主来。但残酷的现实最终使他的这一“努力”成了泡影。
【内容概述】
某省城一家旅馆,驶来一辆精致的轻便马车,马车的主人是人近中年的巴维尔·依凡诺维奇·乞乞科夫。入住后,乞乞科夫便到处拜访当地权贵,以其殷勤、风雅,在省城社交界播下了好名声。大家都以为他来头不小,他却更乐意打听本地地主家农奴死亡的人数。
一周后,乞乞科夫如期回访他刚刚交结的乡绅玛尼洛夫。当得知乞乞科夫要向自己购买死去农奴的户口(即“死魂灵”)时,玛尼洛夫满口答应免费赠送。
前往拜访地主梭巴凯维奇的途中,乞乞科夫遇到了另一个地主诺兹德廖夫。两人纠缠不清,乞乞科夫险些遭打。
之后,乞乞科夫慕名来到具有上千农奴的普柳什金庄园。对乞乞科夫购买死魂灵的优惠政策,普柳什金喜出望外,他没想到死人也可卖钱。成交后,他破天荒第一次让仆人拿出发霉的饼子招待客人。
遍访各农庄并购得大批死魂灵后,乞乞科夫返回了省城,想到马上就要赚到20万卢布,他得意极了。
乞乞科夫四处购买死魂灵的事,在省城里越传越玄。他甚至被视为百万富翁,显贵们对他尊敬有加,小姐们也开始打他的主意。在省长家的舞会上,醉酒的诺兹德廖夫不知又从哪里窜了出来,当众揭露了乞乞科夫购买死农奴户口的事。省检察长吓晕了过去,官员们云里雾里,也都对乞乞科夫下了逐客令。小恙后的乞乞科夫发现“天气”有变,气急败坏,心慌意乱,坐车逃离了省城。
以下选段描写普柳什金怕仆人偷他的东西,不敢离开家陪乞乞科夫去办手续,便决定写信给厅长大人,他四处寻找一张可以写字的纸片。吝啬鬼的性格跃然纸上。
“桌上原有小半张白纸的呀,”他说道,“可现在不知到哪儿去了,我的底下人全是些混账东西!”说着他开始往桌上桌下张望,四处翻寻,最后喊叫起来:“玛芙拉!来哪,玛芙拉!”应声来了一个女人,手里端着一只碟子,上面放着读者久闻其名的面包干。于是,主仆之间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变身齐天大圣,觉醒七十二变》《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精灵世界的心灵大师》《青仙问道》《普罗之主》【小粉书】《谍海青云》《游戏搞到一个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