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追忆似水年华》:在欧洲文坛享有美誉的纪实小说

69.《追忆似水年华》:在欧洲文坛享有美誉的纪实小说

〔法国〕普鲁斯特

【作者简介】

普鲁斯特(1871~1922年)的一生,是伴随着贵族沙龙优雅的艺术氛围和自身病痛的折磨渡过的。他出生于巴黎一位颇具名望的医生家庭,这个家族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著名哲学家柏格森是他表兄。普鲁斯特9岁起就患有严重的哮喘病,这使他与生俱来的敏感更为强烈。中年开始,他的哮喘病日益严重,以致于忍受不了来访的朋友身上带来的外面春天田野里植物的气味,只好躲进一所软木镶的密闭的屋里。后来,他为了写作《追忆似水年华》中童年看山楂花盛开的细节,不得不在夜间坐上用篷布密封的马车重游故地。就这样在病痛中创作出了传世文学长卷《追忆似水年华》。

【背景介绍】

这部小说的最早稿本写于1905~1906年,第一稿写于1907年,到1908年就搁了下来。这时,他意识到他的小说缺乏哲学基础,于是写了《驳圣伯夫》一书,批评这位评论家把文学视为有才华者的消遣,认为艺术家的使命就在于把习惯使我们视而不见的不朽的真实从潜藏的记忆中解放出来。1909年1月,他在无意中通过一杯茶和一块饼干,唤起了对童年往事的回忆。受此启发,小说中的人物突然涌现在他的脑海中,于是他开始埋头创作《追忆似水年华》第一部的第一稿。一战期间,普鲁斯特修订小说其余部分,加强其感情色彩,增加对现实的讽刺成分,使篇幅扩充了三倍。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作品一变而成为人类想像力最深刻、最完美的成就之一。

【内容概述】

马塞尔躺在床上,半睡半醒间,情景变幻,记忆如潮。他记得孩提时,在贡布雷他姑妈家中吃过一种小玛德莱娜的点心。一天夜晚,邻居斯万先生来拜访他母亲,母亲匆匆安顿好他就去客厅了,他烦躁不安地等待母亲给他的睡前吻,一直到斯万先生离去他才安静下来。

他记起在贡布雷生活时周围的邻人。他家的住处有两条路。一条路是去斯万家的,在那条路上,他认识了他的初恋情人希尔贝尔。另一条路是通向盖尔芒特家的,路程很长,维福纳河一直顺着它流淌。他记起了许多人。在所有这些人中,他记得最清楚的是斯万先生。他在家人的闲聊和街谈巷议中渐渐形成对斯万的印象。他渴望与斯万交往,参与斯万一家人的生活。

斯万先生是一个富有的犹太人,但他美貌的妻子奥黛特曾是巴黎的高级妓女,这常使他在上流社会遭受鄙夷。斯万一家和低俗的维尔迪兰一家交好,并在这个圈子中越陷越深。当他回到贡布雷的上流社会时,大家觉得他又可笑又可悲。

在巴黎,马塞尔和希尔贝尔相恋了,这时的她已出落成妙龄姑娘。另一面,马塞尔对斯万夫人奥黛特也充满了热情和依恋。他频繁地到斯万家去,但是不久,他放纵的习性和过于敏感的性格开始让希尔贝尔感到厌倦。希尔逐渐疏远他,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也慢慢地把她忘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启迪世界的100部文学作品(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