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世界杰出的外交家下》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卢拉·达席尔瓦:灵活务实的巴西总统
2002年12月14日,对于卢拉·达席尔瓦来说,是一个最值得高兴和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接受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证书,这个证书正式确认他为巴西第40任总统。他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工人成长为一个地区大国的总统,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卢拉接过证书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2003年1月1日,卢拉·达席尔瓦在国会大厦举行隆重总统就职仪式,他庄严地从卸任总统手中接过绶带,正式成为巴西联邦共和国第40任总统。卢拉早年受古巴社会主义革命和拉美左派思潮的影响,曾是一位激进的斗士,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一直持批判态度,他曾毫不留情地抨击美国所代表的资本主义,前3次总统竞选中,卢拉激烈的“反美”言辞让华尔街的大亨们感到恐惧,使在巴西多有投资的国际金融机构和大型跨国公司心存忧虑。他们想方设法,动员一切力量反对卢拉当选。然而,卢拉在吸取前3次竞选失败的教训后,在2002年的第4次竞选中,开始改变激进的左派代表的态度,不再抨击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经济政策,承认美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巴西经济的作用,主动改善与美关系。他还选择巴西自由党领袖做竞选搭档,以争取美国和国内外商界的认同。卢拉明智地看到了这些因素,开始以务实的态度与布什政府打交道,与美国建立和谐的外交关系与往来。早在2002年7月,卢拉就派遣经济顾问访问华盛顿向美国政府解释未来的经济政策以换取支持。12月他亲自出访华盛顿,会晤布什总统,重申承认债务、稳定经济的承诺,争取美国为巴西的“反饥饿运动”提供贷款。他当选总统后,又任命了符合美国和国际金融界意愿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在美巴有争议的美洲自由贸易区问题上,卢拉态度已有所软化,从坚决拒绝,到同意进行自由贸易区谈判。美国原担心卢拉执政后对美立场强硬,在美国后院形成又一个反美核心,影响其实现全球战略。面对卢拉对美态度转向温和务实,美国对卢拉的态度也来了180度的大转弯,从开始“打压”、进而“默许”,到最后进行“拉拢”。
大力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之间的合作,是卢拉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作为巴西左派代表人物,对社会主义中国有着“天然的阶级情谊”。1974年巴中建交以来,两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和政治关系,并且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在航天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成功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卫星,并正在继续研制第三和第四颗卫星。两国经贸关系近几年发展迅猛。中国已经成为巴西的第三大贸易伙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毕尚,风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