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丹,千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90.肢解巴基斯坦的炮火
——1971年的印巴战争
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分治后,分治矛盾以及民族、宗教、领土等各种矛盾愈益加深。而在印巴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巴基斯坦内部,主要是东巴与西巴之间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1971年巴基斯坦内部发生动乱,面对巴基斯坦内部动乱的局势,印度于1971年11月21日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印巴战争爆发。印度借此次战争最终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
印巴冲突的祸根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英国殖民主义者种下的。历史上,印巴同为英属印度,是英国最大的殖民地。二次大战后,随着世界许多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印度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日益高涨,英国政府不得不同意向印度人移交政权。但是,为了达到在撤走后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国极力在由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政党对立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极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制造矛盾,扩大分裂。1947年6月3日,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充分体现这一政策的印度独立方案——“蒙巴顿方案”。
“蒙巴顿方案”将印度一分为三,即印度教徒的印度、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和王公土邦。规定各王公土邦有权按自愿原则选择加入上述两个国家,或保持同英国的旧有关系。这样一来,印度两大教派政党,即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围绕国家统一还是分治,以及争夺各王公土邦,展开了激烈斗争,两大教派间发生了大规模仇杀事件。1947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分治后,分治矛盾以及民族、宗教、领土等各种矛盾愈益加深。1947年10月和1965年8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邦的归属问题发生了两次克什米尔战争。这些都为两国爆发更大的战争埋下了火种。
在印巴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巴基斯坦内部,主要是东巴与西巴之间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巴基斯坦独立后,中央政权以及经济、军事大权基本上都控制在西巴地主、资产阶级手中,东巴人几乎处于无权地位。随着东巴经济的发展,东巴资产阶级对此种状况日益不满。1966年,东巴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穆吉布·拉赫曼提出6点自治纲领,至1971年年初,东巴进一步掀起了大规模“不合作运动”,打出了“孟加拉国”的旗号。同年3月26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宣布取缔在东巴占领导地位的政党——人民同盟,逮捕人民同盟主席穆吉布·拉赫曼和其他领导人。为此,东巴发生兵变,巴基斯坦国家军队随即出动,至5月底基本平息了动乱。
面对巴基斯坦内部动乱的局势,印度决定出兵支持东巴独立。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7月,又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为了寻求国际支持,印度还于8月间同前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并从苏手中获得了坦克、装甲输送车和地空导弹等武器装备。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