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波德莱尔:象征派诗歌的先驱
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年),19世纪法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在诗歌方面进行了大胆革新,他的诗独具一格,被称为西方象征派诗歌的先驱。由于家庭关系的影响,波德莱尔鄙视资产阶级的传统观念。否定资产阶级的价值取向。他力图挣脱自己所属的阶级,并与之抗争。由于不满当时的政界,他便广与文人艺术家交往,以排遣心中的矛盾和苦闷。他曾先后写过很多作品,《恶之花》是其中的最有名的一部诗集。除此还有散文诗集《巴黎的忧郁》(1869)和《人为的天堂》(1860)。他还写过一些文学评论集,如《美学管窥》(1868)和《浪漫主义艺术》等。
《恶之花》是波德莱尔1857年出版的一部诗集,共有100多首诗。
《恶之花》充分表现了波德莱尔的风格,他的风格曾被戈蒂耶归结为“睿智、复杂、博学、充满阴影和探究,总是推开语言的界限,借用一切专门词汇,从所有调色板中调用任何色彩。”
在第一首诗《致读者》中,波德莱尔描绘被“恶”浸泡、熏染但却一无所知的人类。是诗人对世纪病的揭示,因为“无聊”淹没它比任何具体的丑陋和邪恶都更加速了人类的堕落。
在《腐尸》中,诗人歌咏仲夏清晨的一具腐烂的女尸。诗人觉得任何理想都逃脱不了这具腐尸的命运,生命的美丽只是倏忽一瞬,而腐烂与黑暗却永恒存在。他力图创作一种“病态”的艺术,他对于遭受”病”的折磨的现实世界怀有深刻的仇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百位世界杰出的文学家(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