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丹,千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87.美军入侵巴拿马掀起的外交风云
1989年12月20日,美国悍然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巴拿马,逮捕了巴拿马总统诺列加,并把他押往美国进行审判。
巴拿马,这个只有200万人口,面积不足8万平方公里的小国,顷刻间,便陷入到战乱之中……
美国同巴拿马有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连结着这一利益关系的纽带便是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原是大哥伦比亚联邦的一部分。1903年,巴拿马脱离大哥伦比亚联邦,获得独立。同年10月18日,美国与巴拿马签订了海—布诺—瓦里亚条约,美国以支付1000万美元的代价,获得单独开凿运河的权力和对宽16.1公里的运河区的永久租让权。运河于1904年开始动工,1914年8月15日首次通航。运河全长约82公里,宽152~304米。巴拿马运河的开通,大大地缩短了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的航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事意义。
根据条约规定,运河区由美国任命总督,升美国国旗,实行美国法律,驻有美国部队1.3万人,建有一个美军军事基地,设有美国南方司令部。
在美军军事基地中,霍华德基地是美国在拉美最大的空军基地,可以控制西半球的一切空中行动。谢尔曼堡基地是美国最重要的丛林战训练中心,卡莱塔岛基地是世界上唯一能以300千赫低频率传递电信的中心,可同游弋在两洋的任何核潜艇和常规潜艇保持电讯联络。巴拿马运河区是美国本土以外西半球最重要的军事和情报中心。
长期以来,巴拿马人民为了收回主权,一直不懈地进行斗争。
1968年10月,托里霍斯通过政变成了巴拿马的实权派人物。他上台后,成立了军事委员会,自任军队司令统管军政大权。托里霍斯推行的是一条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政策。在他的努力下,巴拿马和美国终于在1977年签署了新的《巴拿马运河条约》。新条约规定,运河管理由两国雇员组成的运河管理委员会负责,原运河区的司法、海关、邮局等交由巴拿马管辖。新条约还规定,从1990年1月1日开始,由巴拿马人担任运河管理委员会主任,美国人改任副主任。
新条约的实施,使美国认识到它更需要一个便于驾驭的巴拿马政府。然而,1986年登上巴拿马政治舞台的诺列加却使美国深感头疼。
诺列加于1934年出生在巴拿马一个生活艰辛的家庭。他9岁丧母,住过孤儿院。但是他在读书的时候,就立志要当巴拿马的总统。高中毕业以后,诺列加到秘鲁的乔里约士官学校学习,毕业后获得了准尉军衔。1968年,托里霍斯发动政变时,诺列加是北部同哥斯达黎加交界的奇里基军事基地的负责人,他支持了托里霍斯的政变,很得托里霍斯的信任。从此,诺列加青云直上,成为巴拿马情报部门的头号人物,并且同美国中央情报局过往甚密。
1981年,托里霍斯因飞机失事去世,诺列加开始掌管军政大权。1983年,诺列加成为仅次于巴里德斯的第二号人物。但1984年他却支持另一位总统候选人巴勒斯,使巴勒斯赢得了大选的胜利。然而当巴勒斯一年后答应调查反对党领袖斯巴德福勒被谋杀的原因时,他便被赶下了台。
在这一系列的暴力事件中,诺列加不断地得到升迁。他终于登上了巴拿马总统的宝座。
诺列加上台后,积极主张收回运河主权,实现民主独立,摆脱美国的干涉和控制。这使美国甚感愤怒。美国可以坐视诺列加的一切所做所为,但决不允许他在运河上无视美国的利益。因此,布什政府决定寻找时机,推翻诺列加政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退队,然后捡到问题美少女》《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笔趣帝】《探虚陵现代篇》《肝到厨神才算开始》《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创读小说】《沧澜道》《疫病之上》【小紫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