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震惊世界的中法建交
与中国建交,这是戴高乐和法国政府经过长期考虑研究之后,决定要写出的一篇“戴高乐主义”的风格独特而震撼世界的“政治文章”中的重要一笔。戴高乐的全球战略方针,当然以维护法国和西欧的利益为重点;但正因为要达到这个目标,他就需要对他的战略意图从西欧局部到全球范围作出全面的斟酌,以抗衡美国。因此,正确处理法国和东方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关系,以提高法国的战略地位和加强他的政策优势,便成为戴高乐全球战略中的一项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而不失时机地打通法国同中国的正常关系之路,便成为法国政府要立即着手解决的问题。
为此,戴高乐设想出三种对华建交方案:①无条件承认方案。即法国政府正式宣布承认中国,中国表示同意。
②有条件承认方案。法国政府表示愿承认中国,中国提出接受承认的条件。
③近期承认方案。法国政府对中国先不作政治上的承认,但两国间形成特殊关系的局面。按照1963年10月富尔访华时对这三个方案的解释,戴高乐希望能争取立即实现第一个方案。因为他决不仿效英国拖泥带水的半建交做法,并对英国的不智之举加以嘲讽。
1963年8月的一天,戴高乐夫妇在爱丽舍宫邀请富尔夫妇共进午餐。席间,戴高乐要求富尔以法国总统代表的名义再去一次中国。富尔欣然应允。他在动身前拿到了戴高乐致中国领导人的一封信,富尔充当了名副其实的总统信使。
周恩来指示:以中国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的名义邀请富尔访华。
周恩来非常清楚富尔此次中国之行的使命和意图,并同毛泽东一起决定响应戴高乐同中国发展良好关系的姿态,积极推动中法建交。
1963年10月22日下午,首都机场。一架大型专用客机徐徐降落,法国参议员、前总理爱德加·富尔携夫人微笑着从机舱内走出。
早已在机场等候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全国政协副主席包尔汉、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张奚若及外交部西欧司司长谢黎等有关方面负责人迎上前去,同客人热烈握手。
于是,富尔在时隔6年多以后,第二次踏上中国这个美丽而辽阔的国度。
10月31日下午5时,北京钓鱼台宾馆15号楼,周恩来与富尔开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会谈。周恩来说:“中国政府认真研究了阁下提出的三个方案。基于中法双方完全平等的地位和改善中法两国关系的积极愿望,我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就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建交的方案。”这个方案是:①法国政府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正式照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并建议立即建交,互换大使。
②中国政府复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为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欢迎法国政府的来照,愿立即建立外交关系,互换大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泼刀行》【快眼中文网】《皇长孙的团宠日常》《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赤心巡天》《全球降临:带着嫂嫂末世种田》《朕能走到对岸吗》《我在现代留过学》《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空间渔夫》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扭转世界的100次外交(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