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

萧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1723~1790年),英国工场手工业鼎盛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1723年6月5日出生于苏格兰的柯卡尔迪。斯密从小勤奋好学,14岁进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深受苏格兰哲学家F·哈奇森的自由主义思想影响,1740年毕业时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获斯内尔奖学金,就学于牛津大学的巴利澳尔学院,直到1746年毕业。1748—1751年在爱丁堡大学讲授修辞学、纯文学及法学,有一个时期还兼讲经济学。大约就在这个时候,他与著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D·休谟相识,并结为挚友。1751~1763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先后讲授逻辑学和道德哲学(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政治学中又包括政治经济学),并曾一度兼任副校长等职。在此期间,还积极参加经济学、文学、哲学等各种社会学术活动,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1759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论》。1762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764年2月辞去教授职务,转任年轻的巴克勒公爵的私人教师,陪同他去欧洲大陆旅行近三年。此间,在瑞士和巴黎见过F.M伏尔泰、C.A爱尔维修、J.凡达朗培尔、P.魁奈、A.R.J.杜尔哥等许多名流学者,同时开始着手他的政治经济学巨著的写作。1766年10月返回英国,1767年当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会员。他回国后,因从巴克勒公爵那里获得每年300英镑的养老金,得以在家乡闭门写作。经过10年的努力,1776年3月出版了自己的主要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此书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集中体现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博得了资产阶级的普遍赞扬,斯密的名声也随之大震,以至英国政府首相小彼得都拜他为师,后来资产阶级学者也把他当做政治经济学之父来推崇。

1778年,斯密被任命为海关税务专员,定居于爱丁堡,并继续研究和写作。1787年11月和1788年11月又两次当选为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校长(每次任期一年),1790年7月17日去世。

斯密一生写过十几种有关社会科学的著作,但生前只出版《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部,其余书稿大都在临终前由他一再敦促其挚友焚毁了。他去世后,由后人给他编辑或整理出版的著作有:《哲学论文集》(1795)、《亚当·斯密关于法律、警察、军入及军备的演讲》(1896)、《亚当·斯密论美国革命》(1933)、《1762—1763,格拉斯哥大学任教时有关修辞学和文学的讲稿》(1963)、《亚当·斯密著作和通信集》(六卷本)(1975—1980)。

斯密的体系把人性论、法律与政治理论、独特形式的自然神学论与狭义的经济思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其中,他的经济理论又牢固地置于伦理哲学与历史的框架之中。他在《道德情操论》中所阐述的人性观和社会秩序观,构成了其中经济学的社会哲学基础。

在斯密看来,人类的行为是由六种自然的动机所推动的:自爱、同情、追求自由的欲望、正义感、劳动习惯和交换倾向。这些动机经过各种社会机制的细致平衡,会使一个人的利益不至于与其他人的出现强烈地对立,由此而产生的自利行动必然在个人的利益追求中考虑到其他人的利益。由于深信人类动机的自然平衡和对自然秩序的信仰,斯密提出了他的著名论断: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都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达到并非出于其本意的目的”。他的经济学理论正是以这种基本观点为基础而对经济过程作出分析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汉风烈烈起南洋》《欢迎来到我的地狱》《鉴罪者2》《红楼之平阳赋》《天命之上》《从行星总督开始》【重生流小说】《神话之后》《长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