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家应有的修养

冯志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著作家应有的修养

庐隐

所谓著作家,当然不仅是文学的著作家而已,其他如社会科学,哲学等著作者亦统称之为著作家。但本文所说的著作家,是专指文学的著作家而言,而且还是指文学创作的著作家而言,当然我不是学者,我仅仅是个努力创作的人而已,我所要说的话,也不过是我的本行了。

但是文学创作者与学者,究竟有什么不同之点呢?简略说起来,文学创作者是重感情,富主观,凭借于刹那间的直觉,而描写事物,创造境地;不模仿,不造作,情之所至,意之所极,然后,发为文章,其效用则在安慰人生,刺激人生,鞭策人生。

至于学者呢,正处于相反的地位,是重理智,要客观,凭借于系统的研究考证诸家之言,博览群书,然后整理之,增补之,另成一家之言,其效果使人不费若干心力,而能知古往今来一切事实,增加人类知识。

二者的异同如此而已,但亦有例外,即文学创作家亦有略带学者气味,而学者亦有略带文学创作家之精神者,如莎士比亚的历史戏剧,不得不以历史为背景,故必须研究历史事实;又如易卜生的问题剧,乃以社会问题为背景,既不能不研究当时挪威的社会情形,尤其带学者气味而创作者,即儿童文学家,第一须知儿童的心理,及当时教育的情形,同时亦须有诗的灵魂,美的辞藻,而后才告厥成。

又如英国罗素的《数理哲学》,即给我们人类正确数上的观念;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是用历史的方法,推绎整理中国古哲学之学说,予吾人一个清楚的观念。

但是一个大学者能成一家之言者,亦略有创作之成份,如梁漱溟之《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其中有一章说到未来的世界与文明,这是根据以前的事实而推测想象未来的世界。唯此与艺术家的创作略有所不同。又如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即以其个人的人生观来解释《红楼梦》的内容,及其真正的价值。

文学创作家和学者的界限,既已说明,其次就要说到创作家在文化上所占的地位了。

人类的文化的内在的活动,是在思想方面,其他如政治军事等都不过是这思想的表现,所以欲改革时代,第一须改革思想。创作家譬如是在人类心灵上建筑一些东西,这些东西的活动比什么都猛烈,如卢骚写的《民约论》,《爱米尔》、《新爱路意司》,于是促成法国的大革命;又如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其影响于当时青年的思想极大;又如美国的Stowe夫人,著《黑奴吁天录》,是在林肯时代出版的,因此引起林肯及各国人士的同情,而有“南北”战争,黑奴竟得以释放。又如俄国的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中,对无产阶级表示同情。杜斯朵也夫斯基,他的小说中,有描写资本家压迫平民的,因此而激起共产革命。

照上面的话看来,我们知道人类的历史上种种的进展,变化,走到山穷水尽时,都由几个有力的作家,引导群众,另辟一条新路,因之由几个创作家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时代的转变来,——这当然为了创作家的感觉特别灵敏,同情特别深,所以有此功效。

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歌》中,有一句话道:“愿你当我是一只喇叭,将新思想吹向人类。”这很可以证明创作家在文化上所占的地位,如何重要了。

文学的特质,既已说清楚了,现在该说到著作家应有的修养了。我以为创作家的修养,可分两方面来说:

一、内质方面的修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