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意大利玛特2空舰导弹
简介
该弹是意大利海军装备使用的第一个中距空射全天候掠海飞行反舰导弹。1967年,意大利海军为增强其岸基和舰载直升机的反舰作战能力,提出在直升机上装备反舰导弹的计划;同年,由意大利的5家军工厂商组建了专门的导弹研制公司,西斯特耳公司,立即在现有“海上杀手”舰舰导弹的基础上,发展其机载型即“玛特”导弹。
1969年,西斯特耳公司被正式确定为该导弹的主承包商,参与研制的还有生产直升机的阿古斯特公司和生产雷达的海空信号公司。1973年4月在“海上杀手”1基础上改进的“玛特”导弹,在阿古斯特公司的AB—204直升机上首次进行试射,随后在“海上杀手”2的基础上改进“玛特”1,1977年底向意大利海军提供第一枚样弹,1978年“玛特”1开始投产,1979年开始进入意大利海军直升机服役。
1980年西斯特耳公司开始发展“玛特”2,1982年改由奥托·梅拉腊公司继续发展“玛特”2,并在其“奥托马特”反舰导弹基础上加以改进,1984年首次进行试射,1985年开始投入批生产,1987年进入意大利海军服役。目前,现役“玛特”导弹已经形成包括“玛特”1、“玛特”2、“玛特”2A、“玛特”2B等多种型号在内的反舰导弹系列,其中“玛特”1曾向伊朗、利比亚、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国出口,1984年单价27.8万美元,但“玛特”2各型未见有外销报道。
结构和性能特点
该系列导弹均采用全动式弹翼气动外形布局和模块化舱段结构,但各型号的外形尺寸和具体结构有所差异,尤其是“玛特”1和“玛特”2分别是“海上杀手”1和“海上杀手”2与“奥托马特”的改进型,两者差异更大,如头部形状前者呈锥形、后者呈球茎形,弹翼和舵面形状亦有改变,在内部结构上改进更新更多,因而使两者在性能上有很大差距,分属第二代和第三代反舰导弹范畴。
“玛特”1导弹由4个舱段和1个串联助推器构成,头部呈锥形的导引头舱内装滚动陀螺、电子设备、电池组和无线电高度表发射机,战斗部舱装有战斗部和引信,舵机舱装有无线电高度表接收机、蓄油器和伺服舵机和外部的全动式弹翼,主发动机舱装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外部的稳定尾翼,串联的固体火箭助推器由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助推器分离装置和稳定翼组成。
主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助推器分别采用欧洲动力装置公司研制的SEP299和SEP300,其主要性能数据分别为:长度1.10/1.076米,直径206/250毫米,重量52.5/57.5千克,工作时间73/1.6秒,海平面推力4365/99.25dN,助推器在前500米的飞行中产生15g以上的加速度,其装药烧完后采用爆炸分离,这时主发动机点火工作,使导弹达到250米/秒的平均速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