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文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英国“猎迷”预警机
“猎迷”系列最初是英国原霍克·西德利公司(现已并入英国宇航公司)研制的一种岸基反潜机,用以取代“沙克尔顿”MR.Mk2反潜侦察机。
该机采用“慧星”4C民航机的机体,缩短了机身,并在下部加装了一个吊篮式非增压舱,可装载作战设备和武器,4台涡扇发动机两两并列安装在机翼根部,外侧两台装有反推力装置,加装了电子支援和磁异探测设备。
根据1971年马可尼·埃里奥特航空电子系统公司研制的调频间歇连续波雷达地面试验结果,英国国防部在1973年决定进一步改进这种雷达,并将它发展成一种新型远程机载雷达,装在“猎迷”飞机上,型号为AEW.Mk3,1980年7月16日首次试飞。该机不带执行作战任务的电子设备,只在雷达天线罩内携带模拟天线的配重,用于气动力和结构试飞。
1982年3月首架生产型猎迷预警机上天后,经英国皇家空军两年约1000多小时试飞,结论是“不符合要求”。直至1985年猎迷预警机迟迟不能服役,主要技术问题是雷达系统。
该雷达采用脉冲多普勒体制,但重复频率过低(2kC),信号处理过于简单,天线副瓣大。因此对大量海上钻井平台固定目标和高速汽车无法处理,出现很多虚警。另外,雷达发射机可靠性太低,行波管常打火烧坏电路,一次打火引起的电路烧毁需5小时才能修复,平均故障间隔仅17小时。系统工作如此不可靠,军方无法接受。
经改进又于1986年9月试飞,效果仍不理想,于是英国防部决定在世界范围进行国际招标。同年12月,猎迷预警机与E—3预警机竞标失败而下马,英国防部订购7架“E—3A”作为替代。
然而,英研制猎迷预警机走过了一个全过程,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很宝贵,对各国发展预警机都有重要参考价值。马可尼公司仍坚持不断改进,已研制出新的ARGUS—2000预警系统。
猎迷预警机同E—3等其他预警机的最大区别是不采用支架在机身上的旋转天线罩,而是采用安装在机头和机尾的一对雷达天线,共用一部发射机,由波导开关控制交替接通,以完成360°全方位的目标搜索。以具有下视能力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为核心,来自雷达与其它电子设备的信息全部通过数据处理系统结合为一个整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