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本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他的先祖从江西迁徙到东北。太祖努尔哈赤攻下锦州时,范文成那时正好在抚顺为官。他早就听说努尔哈赤是个举大事,怀宏愿的人,就亲自去拜见他,表明自己愿意与之共创大业。太祖努尔哈赤非常高兴,对众贝勒说:“这个人不但学识渊博,而且是名门之后。是难得的人才。大家一定要尊重他,向他学习。”努尔哈赤还重用范文程,让他当内秘书院大学士,掌管起草纪要文件。还让他建文馆,大兴汉学。范文程还向太祖建议:讨伐明朝要先文后武。他为太祖亲自起草了讨伐明廷的《七大恨》。范文成博览群书深研兵法,聪敏沉毅,可谓德才兼备,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太祖努尔哈赤辞世后,皇太极也十分器重他,信任他。
福临登基,多尔衮摄政,范文程也深得多尔衮的信任和重用。有一天范文程和洪承畴一起向多尔衮进谏:现在,北方大局已定,我朝军威大震,实力强大。明朝崇祯自己上吊自杀,大厦已倾。李闯王不得人心,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应该发兵南下,先攻下山海关,再直取北京。太祖定鼎中原的宏图大愿一定会实现。多尔衮听后高兴地说:“范学士、洪将军两位爱卿,我们真是不谋而合。”
于是,拟定了作战计划。多尔衮当仁不让,亲自为奉命大将军,统帅三军,毅亲王多铎为先锋。
当时,明朝镇守山海关的总兵是吴三桂。李自成占领北京,吴三桂自己讨伐李自成有些势单力薄。他想借清军之力,先打败李自成,而后再图个雄霸一方,伺机再起。再加上他的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虏去做了压寨夫人。讨伐李自成他也是冲冠一怒为红颜。
洪承畴向摄政王多尔衮谏言:“我部将领祖大寿,是吴三桂的舅舅,可以派他去与吴三桂协议联合,共同讨伐李自成。”
多尔衮根据吴三桂的处境,详细分析了一下,表示赞同。便立即派祖大寿前往山海关。
吴三桂正在想办法,借助清军的力量攻打李自成。祖大寿说完盛京方面的意图后,他便立即答应。待多尔衮的大军抵达山海关时,吴三桂果然开关,并亲自出迎。
多尔衮借助联合的大好时机,命多铎在战时用计策,诱导吴三桂与李自成互相残杀。结果,李自成大败,逃往西安。吴三桂损失严重,投降大清。
守望在盛京的孝庄太后,心急如焚,辗转反侧,昼夜难眠。
她惦记着清军战事的成败,更揪心她与福临的命运。虽然福临已经坐上大位,但是,她仍不放心。想起范文成说的话:这次,攻打山海关,百分之百获胜,这早已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孝庄太后想;大军一旦入关,北京近在咫尺。一旦入京,多尔衮会不会自己登上皇位?他会不会利用我们娘俩,拿下北京,我们娘俩就毫无用处了。又一想,多尔衮不能这麽做。她又立即否认。凭着我俩的情义,他万万不能抛弃她们娘俩。她真怪自己不该这么去想多尔衮。那万一呢?她又一转念,万一有时也会有的。正如洪承畴所言,就是多尔衮不能,他的哥哥多铎和弟弟阿其格可是红了眼一心想让他做皇帝的。庄妃娘娘越想越怕,决定亲自去山海关,稳住多尔衮。
孝庄太后来到慈宁宫,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姑姑孝端皇太后。孝端皇太后一听,比她还害怕,急忙说:“如今,咱们娘俩的命,连同草原的命运都系在福临的身上。你快去吧,千万稳住多尔衮的心。盛京这里有我呢。你立刻起程。”
孝庄太后决定只带月亮一人秘密出京。她叫月亮叫来大内侍卫宝尔丹,要他保护好皇帝。月亮深宝尔丹责任重大,临行前特意把宝尔丹叫到一边嘱咐说:“为了保护好皇上,你必须日夜亲自守候。必要时宁肯舍身救主,也不可有丝毫的闪失。你千万记住我的话呀!”
宝尔丹看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发誓说:“请月宫嫦娥姐姐作证,我宝尔丹誓死保卫皇上!”月亮上前急忙捂住宝尔丹的嘴。宝尔丹紧紧地抱住了月亮。月亮紧紧地靠在了宝尔丹宽大的胸膛里。
孝庄太后和月亮化妆成信使的模样,偷偷地出了皇宫,快马加鞭,直奔山海关。
山海关大捷,多尔衮大宴群臣,犒赏三军。那边宴席正欢,他悄悄地离开宴席。他太累了,真想回大帐好好地,安安静静地睡上一觉。一路上他听到欢快动人的《草原行军曲》,心情格外舒畅,便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
越过高高的山峰,
穿过辽阔的草原,
跋过乱石的山岗,
涉过流水的河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