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拉达”级常规潜艇
总述
“拉达”级的研制工作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1989年,苏联海军授予红宝石设计局一份合同,委托其负责设计新的第四代常规潜艇。
由于苏联的解体,国内需求大大减少,为了生存,设计局把目光主要投向国外,在设计时从“小”(小型潜艇)处着手,希望能在国际市场上找到买家。基于这种思想,根据不同用户需求,红宝石设计局最终完成了一个“拉达”级潜艇出口型家族的设计工作。
以标准排水量的不同分别命名为550、750、950、1450、1650和1850型,这是俄罗斯潜艇发展史上的第一次。所有型号的潜艇均采用相同的设计和整体布局,使用统一的设备,主要差别在于潜艇的外形尺寸不同以及由此带来的潜艇武备数量、海上自持力、续航力及艇员编制上的差异。
出口型家族统称为“阿穆尔”级,在这个出口型家族中,“阿穆尔”1650型具有最大的出口潜力,也是跟内销型“拉达”级基本一致的型号,主要区别在于动力装置、反舰导弹系统、通信系统和所需人员编制有所不同。由于“阿穆尔”级潜艇采用模块化系列设计,可根据不同需要建造相应吨位的潜艇,因此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在该级艇的研制过程中,吸收了俄罗斯海军和世界上不同海域国家海军使用W级(613型)、F级(641型)、T级(641B型)和“基洛”级多年的经验。出口型“阿穆尔”级上的设备和武器有的是在俄罗斯生产的,有的是在购买国生产的,还有的是在第三国生产的。
1997年12月26日,位于圣彼得堡的海军上将造船厂开工建造首艘内销型“拉达”级潜艇“圣彼得堡”号,将装备俄罗斯海军,后续还可能订购。1998年该厂又开工建造一艘“阿穆尔”1650潜艇,准备出口,去向还不明确。据推测,印度是最有可能的买主。
该级艇的主要设计使命是同水面舰船和潜艇交战,同时执行监视、布放水雷和部署特种作战部队等任务。它可以在濒海地区、浅水域和深水域以及世界范围内任何气候环境下执行任务。
结构特点
该级艇一反苏联俄罗斯潜艇采用双壳体思想,采用西方国家常用的单双壳混和结构,首尾采用双壳体结构,中间采用单壳体结构,这在俄罗斯常规潜艇设计上是一个新突破。艇体外表面光顺,无明显突出体。
非耐压壳体上的流水孔由“基洛”级的长孔形变为缝隙式,进一步减小了水流阻力。
首水平舵也由“基洛”级的上甲板上移到了指挥台围壳上,这种布置阻力很小,因此无论何时首水平舵都不用缩进艇内,大大节省了艇内空间。尾部采用十字型操纵面。
主要优点
既然该级艇是第三代“基洛”级潜艇的“接班人”,所以与已经获得世界好评的“基洛”级潜艇相比,无论是隐身性、机动性、探测能力还是攻防能力,“拉达”级都胜“基洛”级一筹。
隐身性能好
“拉达”级潜艇吸收了“基洛”级潜艇成功的技术和经验,精心地进行了安静化综合设计,特别是被“基洛”级636型证明行之有效的降噪技术在该艇上进一步得到完善利用。
该级艇选用了更多专门研制的低噪声、低振动设备,大大减少了振动噪声源;设备的安装大量地采用了浮筏减振降噪装置,从而有效降低了设备的振动和噪声向壳体的传递;在艇内布置的各种管路上广泛采用了挠性连管、消声扩散器、阻尼橡胶层、阻尼支承和吊架、套袖式复合橡胶管等减振隔声装置,减小了管路振动和噪声传递。
艇上的结构和设备上也大量采用各种消振元件和阻尼材料,吸收消耗了结构和设备的部分振动能量;整个艇体的外形采用了水滴形流线外型,几乎接近最小阻力外型,亦是最小噪声外型;推进装置采用了7叶大侧斜低噪声螺旋桨并改进了推进轴,大大减小了水动力噪声和螺旋桨噪声。
为了增强隐身能力,艇体外加装了消声瓦,既能有效地吸收敌方主动声呐的探测声波,从而降低敌声呐的探测距离,又能抑制艇壳的振动,隔离内部噪声向艇外辐射,改善了本艇声纳的工作条件,使声纳的作用距离获得较大的提高。
经过以上的一系列措施,“拉达”级的噪声水平降低至90分贝以下,比“基洛”级还要低30分贝。由此可见,“拉达”级潜艇将是比有“深海黑洞”之称的“基洛”级更安静的水下猎手。
在设计方面,该级艇取消了外露设备,实在无法取消的也换成了升降式,使其被雷达侦察到的概率大为降低。
机动能力佳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平凡中文网】《谁让他玩游戏王的!》《志怪书》《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晴天小说网】《重生1960:从深山打猎开始逆袭!》《少女的野犬》《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竞选神明》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特种潜艇科技知识(上)》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