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强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三人军事指挥组
3月4日,中央军委命令毛泽东为前敌司令部政治委员,同司令员朱德一道指挥中央红军前方部队作战。但是,党中央仍没有把军事指挥权全权委托给毛泽东。周恩来仍是“党内委托的对于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定的负责者”,“泽东同志为恩来同志的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3月5日朱德、毛泽东从前敌司令部向周恩来报告了3月6日军事行动部署就是明证。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从组织上名正言顺地开始进入党中央和军事领导核心中工作。在多数重大军事决策上,他的意见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得到了军委的同意。可是,他一不是党中央总的负责者;二不是党中央委托的军事指挥上下最后决定的负责者,只是帮助者;三不是军委的负责者,“最高军事首长朱周为军事指挥者。”因此,一些受右倾单纯防御路线影响深的人,对他在军事指挥上的正确意见,不但不理解,而且还产生了不服从的情况。党中央和军委3月4日已成立了前敌司令部,前方作战指挥均由前敌司令部军政首长朱、毛负责。然而林彪却在3月10日《关于向打鼓新场前进的建议》的电报,不发给前敌司令部朱、毛首长,而发给了中央军委主席朱德,撇开毛泽东。这是党中央要设立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的第一个因素。
自张闻天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每天要开二十多人的工作会议,研究作战部署,由周恩来最后下决心。这样,一是要花费时间,还可能贻误战机;二是毛泽东高出一筹的军事才能在这种情况下不易发挥出来,因为是集体决定,毛泽东尽管有不同意见,也只能服从。3月10日林彪、聂荣臻联名“建议野战军应向打鼓新场(金沙县城)、三重堰前进,消灭西安寨、新场、三重堰之敌。”在二十多人参加的军事工作会议研究这个“建议”时,会议绝大多数同志同意林、聂“建议”,只有毛泽东一人不同意,但会议通过,毛泽东只有服从。可是,毛泽东还不放心,认为红军这次作战会吃大亏,又去找周恩来,让他晚点发出同意林、聂“建议”的命令,再想一想。周恩来接受了毛泽东的意见。第二天又开会,毛泽东从全局出发,高瞻远瞩,科学地分析了敌情和已失去战机的根据,才说服了大家,会议又否定了林、聂的“建议”,周恩来决定以朱德名义发出《我军不进攻新场的指令》,历史实践证明,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中,只有组织一个以毛泽东为首的精明强干的、高出一筹的党中央的军事领导指挥中心,代替每天二十多人参加的中央军事工作会议,才能充分发挥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才华和军事指挥艺术,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复杂的战争形势和环境,使红军粉碎敌人新“围剿”,摆脱危机,扭转战局。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