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强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明排挤毛泽东
1933年初,中央电令赣东北苏区主力部队红十军到中央根据地接收改编,准备参加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反“围剿”战争。
受赣东北党的委托,方志纯随邵式平带了材料和赣东北省委的报告随红十军前往瑞金,向中央汇报工作。
方志纯是中国著名共产党员方志敏的弟弟。他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后历任江西省农民协会干事、中共弋阳县支部书记、国民党弋阳县党部书记。大革命失败后,与其兄一道为创建赣东北苏区呕心沥血,功绩卓著。
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中央根据地内,到处洋溢着一派生机勃勃的迷人景象。虽然大敌压境,战争迫在眉睫,但久历战火的苏区军民情绪镇定,斗志高昂。群众高兴地唱着自编的民歌:
“英国美国不如兴国,南京北京不如瑞金。”方志纯和邵式平看到这种气氛,大受感染,情绪极好。
当时,是由博古主持中央的工作。方、邵二人向他汇报完工作后,又来到瑞金东面的沙洲坝,拜会了毛泽东同志。
其时,毛泽东已受王明一伙人的排挤,正处于心情冷落状态中。一见到两人心里十分高兴。
他一面给客人倒茶,一面询问道:
“方志敏同志现在还好吧?”
“还好!”方志纯答了一句。
毛泽东缓缓抽了一口烟,若有所思地说:
“方志敏同志我见过两次,一次在广州,一次在武昌。这个同志很能干,又善于结合实际,他创造根据地的方法是正确的。”
1925年5月和1926年1月,方志敏两次到广州参加广东省第一次和第二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他与毛泽东见过面,并向彭湃同志学习了很多农民运动工作的经验。当时,听了毛泽东的讲课,收益非浅。随后,他在出席武汉各省农民联席会议时,又见毛泽东一次。
在这些时间里,方志敏得以多次向毛泽东、彭湃、肖楚女请教、探讨中国革命和中国农民运动的许多问题。
其实,毛、方二人交往并不多,但对对方的印象均相当深刻。这恐怕要归因于他们对中国革命道路、农民运动、根据地创建等关键问题上的共同见解及认识了。可以说,他俩的交往,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快乐感。
接着,毛泽东详细询问了赣东北根据地的发展及斗争情况。
方志纯与邵式平娓娓而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