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爆发【1 / 2】

一二九运动爆发

百丈关一仗失利,彻底打破了张国焘南下—建立川康边根据地的梦想。与此同时,全国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共产国际对中共中央北进方针的充分肯定,这一切都使张国焘的所谓南下方针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正当红军南下碰壁、处境困难的时刻,党中央的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和团结对敌的方针,及时传来,给全军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力量。这是一个转折关头,在红四方面军的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红军南下期间,全国的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北的露骨侵略,党的“八一宣言”的发表,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胜利,白区地下党组织的英勇斗争,推动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走向新的高潮。12月9日,北平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矛头直指日本侵略者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其势如波涛汹涌,席卷全国,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

1935年12月9日黎明,北平城里城外各校参加抗日救国大请愿的学生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行动起来了。

反动派已得到学生要请愿游行的消息,他们在城内外许多学校都布置了岗哨和密探,企图破坏这次行动。但是广大的青年学生,却以无比的勇敢、团结和顽强的精神,冲破了反动军警的重重阻挠,参加了爱国请愿大游行。

天还没有亮,中国学院的校门就被军警封锁了。但学生队伍却乘代表上前交涉的时候越墙而出,经辟才胡同,转西单北大街,按照学联的要求,沿途联系和接应其他学校。师范在学女附中部分学生被学校反动当局阻拦在校门口,由于中国学院学生的接应,也冲出来和大队一起,奔向新华门。

城内的其他一些学校,同样也被反动军警包围了。但是学生们却在校内集结着,大队经过时,立即冲出汇合。还有些学校的学生避开军警的耳目,走出校园,迂回至路口、胡同,贴标语,散传单,大队一到,一涌而出,加入游行队伍。

为了阻止城外清华大学生燕京大学的学生进城,警察当局扣住了通往城里的汽车。学生就带着连夜赶制出来的旗帜和标语,冒着零下二十度的严寒,踏着封冻的土地,徒步奔向西直门。清华学生沿着平绥路前进;燕京学生从田间小道绕行。他们甩开了沿途阻拦的军警,在西直门前汇合了。

但是,西直门紧闭着。城墙上下的军队和警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不许学生进城。学生代表与军警几经交涉,都无结果。千百个学生激愤了。他们含着热泪呼喊:“中国人的城门,已经不许中国人进了!”这句话有力地拨动了大家的心弦,面对着这古老的城垣,脑海里浮现了一幅仇恨的图景: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就不断侵略中国;今天,日本帝国主义已吞噬了我国半壁锦绣河山,反动派竟然不许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而行动起来的中国人进入自己的城门。广大学生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楚,一齐发出了最强烈的吼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口号声响彻云霄,这是全国人民和青年多年来心里所要大声呼喊的声音!当第一声喊出来的时候,大家的眼里都不禁涌出了热泪。

“争取爱国自由!”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在严寒的朔风中,青年学生们振臂高呼着。

在城里,东北大学的学生不顾学校当局层层阻挠,一清早就在礼堂集会。会上,主席沉痛地追述了东北的沦亡,华北的垂危,并宣布北平市学联今天举行请愿游行的决定。顷刻,千百个学生涌出礼堂,排好队伍,准备和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等校学生汇合游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