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悲歌起【1 / 2】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一二九学生运动》最新章节。

松花江上悲歌起

小轿车一驶出机场,便飞驰起来。坐在前座的副官长谭海侧着身子,扭过头来小心翼翼地问:

“副司令,回金家巷吗?”

张学良略微踌躇了一下:“先去南院门。”南院门是“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所在地。他要立即将一○九师在直罗镇被红军歼灭的事儿问个明白。是谁大胆妄为,违抗他的命令,使他在南京丢尽了脸,倍受蒋介石、何应钦的奚落和冷眼。

离南院门还隔着一条街,就听见从那里传来一阵阵海潮般的喧闹声,在哭声、口号声里还夹杂着阵阵歌声,乱成一片。汽车一拐弯,只见总司令部门前的广场上黑鸦鸦挤满了上千人,大部分是妇女和老人,有的抱着小孩,有的拄着拐棍。他们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操着东北口音嚎哭着、咒骂着……

小车“吱嘎”一声停在路边,张学良走下汽车,把皮帽儿压低,向人群中走去,谭海和刘海山紧跟其后。由于他穿的是便衣,没有人能认出来。经四下里观察,张学良很快弄清了事情的来由。原来这些妇女、老人,皆是同官、耀县一带来的东北军家属,她们的男人、儿子在前线作战,有的被俘虏,生活失去了依靠,家庭生活和结构遭到了破坏,所以聚集到西安来请愿,一是要求部队打回东北去,重建家园,二是要求解决衣、食、住等生计问题。

这是东北军存在的不同于别的部队的特殊问题。“九一八”以后,东北军退入关内,日本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统治,使东北人民无法生存下去,纷纷逃难,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不少东北军官兵的家属乃至亲戚最后无路可走便跑到军营跟着他们的亲人一起度难,不少中下级军官,一般都把眷属安顿在北平、郑州、洛阳、西安等大城市,而下级军官和士兵眷属,只能跟着军队一起行动。这样不但给部队的供给带来了问题,也给部队的行动增添了累赘。队伍中夹杂着老头儿、老太婆,还有怀抱着婴儿的妇女,实在不成体统,一旦她们的亲人被俘或战死,这些眷属立即就陷入了绝境。此情各级长官包括张学良本人都是清楚的,眼下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管它,人心都是肉长的,谁没有个难处呢?

张学良在哭哭啼啼的人群里走着,望着妇女们一张张挂满泪水的脸和她们怀中瘦得皮包骨头的孩子,听着哀婉泣诉的乡音,他的内心发出一阵阵的隐痛。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啊!这到底是谁的罪过啊!这些年来,自己因为背了一个“不抵抗将军”的丑名而耿耿于怀,可是老百姓经受的磨难,不是比自己更加深重吗?一时,愧疚、愤懑的感情在他胸间交炽着、翻腾着……突然,人群中有人唱起了《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好感度拉满后我成了黑月光》《阿满逃婚记事》【小说书包】《寒门贵女》《在求生综艺被植入大佬人设》《沼泽领主:我有情报系统》【三零中文网】《高达之吹过宇宙的风》《岁岁平安》《全民求生,但我血条不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