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苏区的危机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西北苏区的危机

刘志丹是西北红军和西北苏区的最早创始人之一,中共给他的权威性评价是“在建军、建党、建政及领导革命战争中,其方针策略,无不立场坚定,实事求是,坚持党之正确路线,与‘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不调和之斗争。”

在陕北,刘志丹更被誉为“民族英雄”而为人民所广泛传颂。

正因为如此,王明的追随者们视他为眼中钉,是他们推行六届四中全会路线的最大障碍,欲拔之而后快。

当时的实际情形确实如此。当中央驻北方代表推行“左”倾路线,朱理治开展反“右”倾斗争时,刘志丹曾坚决地抵制过。

在朱理治等人来西北苏区之前,刘志丹从实际出发,总结正反两方面的教训,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及工作方法。但在朱理治等人的眼睛里,刘志丹工作的每一方面,无不带上了“右”的色调:

在土改中,对地主不搞肉体消灭,给富农以生活出路,是明显的富农路线;

红军坚持农村割据,开展游击战争,不攻打大城市,是梢山主义;

在统战工作中,团结改造哥老会,是确确实实的投降主义。如此等等。

于是,在与红二十五军领导人座谈时,朱理治就“已开始怀疑刘志丹”有问题,不过手头没证据,还没有说刘志丹就是“右派反革命”。刘志丹冤案的产生,在很大原因上是逼供信的结果。

正因为朱理治、戴季英等感觉到刘志丹有问题,因此肃反运动开始后,戴季英就抱着这一成见指名逼供。张文华、蔡子伟受刑不过,供出了刘志丹是“右派”。之后凡是被捕的人,都严刑逼供,指明要招出刘志丹是“右派反革命的首领。”

不利于刘志丹的口供愈来愈多。其中一份口供最为具体,说张秀山是由蔡子伟介绍加入右派,并任右派前委书记,张走后由刘志丹代理,曾在一个庙上开会。

对此,朱理治等人深信不疑,决定调刘志丹回来,予以审讯。

劳山战役获胜后,朱理治、戴季英马上写信给前方,令前方立即逮捕刘志丹等人。

关于这段经过,当时的前方肃反主持者聂洪均后来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

劳山战役后的第三天,收到省委的来信,说后方永坪镇已经逮捕了几个人,根据他们的口供,揭出刘志丹、高岗、杨森、习仲勋、刘景范等很多高级领导干部都是右派反革命,并有很大的阴谋准备活动。省委指令我们在前方立即逮捕刘、高等人。对于省委来信所言,我相信是有可能的,但事关重大,未敢马上逮捕。我们感到:既然省委来信,就该执行,但考虑事态严重,“乱子”太大,不敢轻举。而且我们从缴获的敌人的文电中得知,中央红军已经到达秦川,为避免万一弄错,最好还是请中央来到后解决。我们决定出兵环县,迎接中央红军。随即召开军团会议讨论,一致同意红十五军团出击庆阳、环县一带,迎接中央红军的到来,并报省委。

送出报告后,省委紧急来信,严令停止红十五军团出击庆环的行动,并要我们正确地估计到这个行动“可能发生事变,造成罪过”,最后强调指出:“刘、高等右派反革命问题,省委已有严密的考虑与决定,不日将派郭洪涛来前方传达,并协同解决。”我们去信催郭速来,结果来的不是郭洪涛而是程子华。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一二九学生运动》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