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公审大汉奸【1 / 4】

清明公审大汉奸

1946年4月5日是清明节。

这一天,汪伪政府的一号人物陈公博出庭受审。陈的受审,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审判汉奸工作步入正轨。

4月5日是陈公博出庭日,时间定于下午3点。当到了下午2点时,苏州上空忽然黑云密布,狂风四起,天空阴森森地一派昏暗。苏州高等法院庭院里有棵千年古柏,也被狂风吹得摇曳不定。这场狂风来得突然,消失得迅速,当陈公博出庭时间快到时,苏州上空又恢复了平静。

下午2点半,法警警长苏子民、宪兵班长叶桂分率警员和宪兵各四名,来到看守所押解陈公博。

陈公博那天身穿淡青色夹布袍、西装裤,头戴墨呢船帽,跟随宪警上了马车。

沿途,宪兵十五团大部出动担任警戒。

由于是抗战胜利后首次公审大汉奸,引起各界的关注,全国有400多位记者赴苏州采访报道。许多平民百姓为见一见陈公博的汉奸面目,早早地就到了法院门口。

陈公博所经各处,沿途人山人海,许多人跑到临街的楼上朝下观望囚车。当囚车到达省法院门口,陈公博走下车子,站立在大门两旁的群众立刻涌上前来,有人喊起口号,有人吐唾沫。宪警们见局势混乱,竭力推开一条通道,让陈公博进了法院大门。

尚未到开庭时间,记者们已纷纷进入庭内占据座位,先来的记者把座位全部占满,后来的记者叫苦不迭,无奈只有站在过道里了。

旁听席更显得混乱,法庭发出的旁听证仅300张,涌进来的人超出许多倍,法庭只得将窗户全部取下,让后来的人立在窗户外旁听。

下午2点半,一个法警高呼一声:

“开庭--”

法院院长孙鸿霖、主任推事石美瑜在众人的注目中升座。

宣告开庭后两分钟,两名法警一左一右押着陈公博入庭。这时旁听席一阵骚动,立在后排的人想就近目睹陈公博,纷纷朝前挤。法警一见不妙,连推带挡才将人群稳住。

而记者们则是不停地拍照,陈公博每一个动作都被摄入镜头中。电影胶片在吱吱地转动。

陈公博走到被告席前站住,他将那顶美式船帽和手写的自白书放到了案上,神态显得有点局促。

法院院长孙鸿霖亲任审判长,他向众人宣布“公开审理陈公博汉奸一案,现在开庭!”,然后问陈公博年龄籍贯。

陈公博回答:“现年55岁,广东南海人。”

首席检察官韩焘随即站起,宣读起诉书。

起诉书洋洋万言,提出了陈公博十大罪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