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周夫人的杀手锏
1946年10月21日,南京朝天宫大成殿万头攒动,近万名民众挤在大殿内外翘首观望着,上午10时,随着远处有人喊叫:“来了!”拥挤的人流顿时更加拥挤起来,若不是大批法警强力维持秩序,朝天宫大成殿内很可能出现伤人事故。
这一天,是大汉奸周佛海出庭受审的日子,南京市民们怀着对巨奸的满腔仇恨,派出代表参加公审,他们要亲眼看一看当年威风一时的卖国巨奸接受审判的下场。
10时整,周佛海在法警及宪兵的押解下,从拥挤的人群里穿过。当他来到大成殿门前时,眼望着潮水一般的旁听民众,他心里就连声叫苦,知道自己今日受审难逃最严厉的惩罚。进入法庭,站到了被告席前。周佛海两手扶住被告席栏杆,身子微微颤抖着。
当9月16日周佛海从重庆被押至南京后,他已是开始“享受”囚犯待遇了,在南京老虎桥监狱里,他与另3名囚犯住在一起,行动受到严格管制。
被囚的当天晚上,监狱里就通知周佛海写自白书,说是上峰的命令。从9月19日起,南京最高法院检查官,连续对周佛海进行审判前的侦讯。掌握了一些罪证。
在朝天宫大殿里主持公审的是首都高等法院院长赵琛。他与周佛海原是朋友,然而今日则是对头。一个堂皇高坐,一个局促阶前。赵琛面无表情,按惯例问过姓名、年龄、籍贯、住址后,由检察长宣读起诉书。
这份起诉书长达15000字,列举了周佛海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日华新关系调整要纲》、发行中储券控制沧陷区经济为日寇提供大量资金和粮食、杀害沧陷区无辜人民等等罪行。指控周佛海“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应予严惩。
读完起诉书后,由周佛海自己辩护。他自然不服判决,狡辩道:“民国28年年底,我随汪先生离开重庆去河内时,唯一的国际通道滇缅公路被封锁了,抗战形势极度危险,我希望能与日本直接和谈,以挽救祖国危亡。但是,在与日本直接谈判之后,发现日本并无停战诚意,便暗中通谋了重庆,希望做些不利于敌国而利于抗战的事,后来,我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奉中央之命而行,这一点,中央是应该清楚的。”
周佛海还说:“我在抗战后期即已设置电台与重庆联络,配合反攻,营救和接济中央工作人员,诛锄恶逆,保卫大上海,我是有功的,应当将功折罪。”
周佛海是善辩的,他滔滔不绝讲了几十分钟,竭力抵赖对其的指控。然而,他低估了他的审判对手。
负责审理周案的首都法院的检察官名叫陈绳祖,推事名叫金世鼎,两人都是从重庆过来,是当时国内著名的刀笔吏。当时,社会上对迟迟不审判周佛海表示不满,传闻法院检察官接受了周的贿赂,对直接分管周案的陈、金二人来说有些不平,有些压力。他二人便公开对记者们说:一定要将周佛海定为死刑,一定要驳倒周佛海的狡辩。
当周佛海自我辩护过后,检察官陈绳祖连珠炮般地向周佛海提出几个问题:
你和汪精卫是什么关系?
你参加低调俱乐部是怎么回事?
最先主张与日本人讲和的是不是你?
你怎样策划发行伪中央储备券?
你策划制造了多少起沦陷区的血案?
……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