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斗士”前途茫茫【1 / 3】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老斗士”前途茫茫

1937年暑假,陈松年又来南京探望父亲,在狱中正巧遇到比自己年纪还小的后母潘兰珍,先是尴尬,后又有礼貌地向潘兰珍深深一鞠躬,亲切称呼道:

“母亲!请受孩儿一拜!”

潘兰珍一听,刹那间心一跳,面如火燎,顿时面红耳赤,不知所措,急得连忙摆手,她从来没有听人叫过“母亲”,急忙用上海——南通口音颤抖抖地说道:

“少……爷,少……爷,侬……不必这样!”

进退维谷的陈独秀见此状,难堪之色顿消,微笑着说:

“松年,这些年也亏得她的照顾,她是个真诚、热心肠的人。你们要尊敬她。”

陈松年答道:

“父亲,你放心,我们一定孝敬母亲!”

一天上午,陈松年穿街走巷过珠江路时,只听报童扯着嗓子喊叫:“特大新闻:陈独秀即将释放!”

陈松年一听,真是喜从天降,欣喜若狂,不由得从争先恐后买报人群的间隙中挤了进去,好不容易抢购得一份《中央日报》,当即看了起来:

“兹依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第三十九条,宣告将陈独秀原执行之有期徒刑八年减为执行有期徒刑三年,以示宽大,此令。”

作为儿子的陈松年,看到父亲减刑即将出狱的消息,此刻那心情就甭提有多高兴了。他急冲冲赶往监狱,欲向父亲陈独秀报告这一喜讯。当他在监狱门口办好探监手续,走进刚刚抢修的被日机炸塌的囚房时,里面挤满了人,典狱长正在大声宣读陈独秀减刑的国府令:

“查陈独秀前因危害国民案件,经最高法院于民国二十三年六月三十日终审判决,处有期徒刑八年,在江苏省第一监狱执行,该犯入狱以来,已逾三载,近以时局严重,爱国情殷,深自悔悟,似宜宥其既往,藉策将来……”

典狱长宣读完后,室内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新闻记者抢拍镜头,上前采访陈独秀:

“请问陈先生,政府明令减刑,你对此有何感想?”

陈独秀减刑出狱,是条震动社会的特大新闻,新闻记者当然想从陈独秀口中抠出点什么。然而,陈独秀却缄口不言,令新闻记者吃了闭门羹。新闻记者摇头,感叹道:

“难怪人们说,陈独秀乖僻。”

其实,这时陈独秀正气着哩。他听了《国府明令》中“深自悔悟”之类不实之词,十分恼火愤愤不平。他想,本来就无罪,哪来的“深自悔悟”,这岂不是对他污蔑造谣吗?在场的同案犯濮德志、罗世凡等人,当即要陈独秀发表一个声明,说道:

“‘爱国情殷’,可以默认,‘深自悔悟’四个字必须发表声明更正。”

陈独秀虽气愤万分,然而,他毕竟是沙场上的一位老斗士,想得更深一层,出狱前就发表声明批驳《国府明令》,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不智之举吗?弄得不好,反而耽误了出狱大计。出了监狱大门,获得自由,写一封明信给曾发表他自撰《辩诉状》要点的《申报》,要比现在发表声明,回答新闻记者的问话明智得多,乃是策略也。于是,他回避新闻记者的采访,不发表只言片语,令当局对他奈何不得。

当即,傅斯年、陈钟凡等朋友,邀请陈独秀出狱后,与其夫人寓居他们处。陈独秀对此感动不已,“一生一死乃知交情”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