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声隐身技术

《舰艇基础科技知识(上)》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潜艇声隐身技术

声波是在海洋中唯一能够远距离传播的能量辐射形式。在当前以及可预见的未来,对潜艇的探测仍将依靠探测声场的变化。因此,降低潜艇噪声,就是潜艇的主要隐身措施。

声隐身技术的目标

当潜艇在水下航行时,由于螺旋桨击水,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转,艇体前进时与水流的摩擦、撞击,发出一定量级的噪声,导致航行海区声场强度的明显增大,成为敌方水声探测设备的捕捉目标,所以潜艇的噪声大小是关系到它在作战中生死存亡、作战成败的关键因素。

潜艇噪声大,不仅暴露自己,破坏了隐蔽性,而且严重干扰本艇水声设备的工作,使本艇耳目失灵,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在相同条件下,如果辐射噪声级下降10分贝,对方被动声呐作用距离下降为原来的30%~50%;如果目标强度下降10分贝,对方主动声呐的作用距离下降为原来的60%~70%,鱼雷自导作用距离下降为原来的80%左右。

降低潜艇的自噪声水平,还可以提高本艇声呐设备的作用距离,改善声通信工作条件,提高本艇在编队作战中的协同作战能力。在相同条件下,若自噪声级下降l0分贝,探测距离将增加到原来的2~3倍。

各国潜艇声隐身现状

最近几十年的时间里,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的核潜艇都经历了从高噪声潜艇到安静型潜艇的发展阶段。在常规潜艇领域,随着冷战的结束,作战环境越来越向近海方向转移,常规潜艇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这也促进了常规潜艇声隐身技术的发展,德国、日本、俄罗斯、法国等国常规潜艇的噪声水平,一直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如美国从l959年开始研制S5G自然循环压水堆,1965年研制成功,在此基础上又研制了S6G、S8G和S9G型自然循环反应堆,通过不断的技术研究,不但提高了反应堆的功率,而且大幅度降低了反应堆的噪声。

此外,在进行自主技术研究的同时,美国还吸收借鉴其他国家的技术成果。如美国借鉴英国海军的经验,于1961年在“长尾鲨”级潜艇上首次采用了浮筏减振基座。在此基础上,对其不断地进行研究改进,在“海狼”级潜艇上采用了整体浮筏技术,在“弗吉尼亚”级潜艇上则首次采用浮筏的整体模块设计,大幅度降低了潜艇的机械噪声。

为了进一步提高潜艇的声隐身能力,美国正对无轴推进技术、艇外武器存储与发射技术、简化HME基础结构等技术开展研究,力求在未来的攻击型核潜艇上取消现在的核动力—齿轮传动方式,采用核动力—电力推进方式,取消减速齿轮装置和推进轴系,以及有效减少艇体尺寸,进一步提高潜艇的声隐身能力。

俄罗斯也提高了核反应堆的自然循环能力,并采用机械设备减振器、减振浮筏、敷设消声瓦等技术。此外,还制定了潜艇设备振动和噪声检查方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制定了不同的振动声学特性标准。例如,BAX—68、BAX—74、BAX—80(80代表80年代)等。

目前,俄罗斯潜艇的声隐身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和“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的声隐身水平已经接近美国的核潜艇水平,常规潜艇的声隐身能力据称具有世界领先地位。

英国海军一向重视核潜艇的降噪工作,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在维克斯造船公司成立了降噪和振动工程部,专门进行降噪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英国于80年代后期,在“快速”级攻击型核潜艇进行大修和改装时就装备了消声瓦。

后来,英国在“特拉法尔加”级攻击型核潜艇上改进了缠绕方法装设消声瓦,以增强消声瓦的牢固性,最新的“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装备了最新研制的消声瓦。

在推进器方面,英国在1985年10月服役的“特拉法尔加”级第3艘“不懈”号攻击型核潜艇上率先采用了泵喷射推进器,取得了很好的降噪效果。

此后,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也都借鉴了英国的经验,在潜艇上装备减振浮筏和泵喷射推进器。在潜艇声隐身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法国以独立研究为主,不断地提高潜艇的声隐身能力。

法国海军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一体化自然循环压水堆装置,经过20多年独立自主的发展,在“红宝石”级攻击型核潜艇首次装备了6AS48型一体化自然循环压水堆装置,该一体化反应堆的自然循环能力强,在中、低功率工况时,可以不开动一回路系统主循环泵,减少机械噪声。

法国还在“红宝石”级潜艇上首次采用了综合电力系统,大幅度降低了潜艇噪声。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过命小说】【多趣阁】《长生修仙:从福修开始》《洞中避难所》《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阿满逃婚记事》《活人深处》《国医》《高武纪元》【小黑书

冯文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