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强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大军穿越黄泛区
正如蒋介石亲自给刘汝明下命令所讲的那样:无毒不丈夫,他这一手可真够毒的。连一向镇定若恒的刘伯承也沉不住气了,亲自驱车到黄河边观察水势,并指挥部队日夜加堵黄河大堤。
邓小平坐在指挥室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心里还是咚咚直跳。
大雨下个不停,刘伯承终于感到光靠加堵黄河大堤不是个办法,又连夜冒雨赶了回来,邓小平听他简单地介绍了情况,知道白天蒋军飞机炸开的一个缺口被堵了起来,不由得松了一口气道:
“龟儿子蒋介石来这一手儿,真是人天共愤,我们一定要通过新华社来揭露他的反动嘴脸!”
“那你就赶快写个稿子罢,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蒋介石是个什么东西。如果全国的民众都起来反对,他就要考虑考虑后果了。相信他也懂得‘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
李达道:“我觉得稿子要写,部队也要准备行动,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带。”
邓小平:“要想安全,只有过黄河,蒋介石要的就是我们如此,那办不到,开弓没有回头箭。”
刘伯承想了想道:“我们可以以十一纵和地方武装在黄河各渡口佯动,造成我军准备北渡的假象,使蒋介石上一个大当。”
邓小平道:“如有必要,让他们真的过黄河也不要紧,反正我们没有计划要他们南下。”
刘伯承:“我看就这样。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纵队及随军地方干部,立即结束休整,作好南下的准备,邓政委的意见呢?”
邓小平猛地丢下烟蒂:“与其在这里担惊受怕,不如说走就走。犹豫不决乃是兵家之大忌!”
8月7日夜,刘邓先斩后奏,未等中央的回电就率领大军出发了。第一纵队并中原独立旅为右路,第三纵队为左路,第二、第六纵队掩护中原局与野战军直属队为中路,三路大军,向着大别山衔枚疾进。
8月9日,毛泽东复电刘邓:
“决定完全正确。”
当晚,毛泽东接到二局报告:敌山东战场调来的整编第五、第八十四、第八十五、第五十七、第七、第四十八等8个整编师兵力分别由菏泽、袁口、嘉祥、洛宁等地向刘邓大军合围。他的心又悬了起来,躺上床怎么也睡不着。次日,他致电刘邓:
“情况紧急不及请示时,一切由你们机动处理。”
11日,刘邓大军从民权至商邱间和虞城地区越过了陇海路。蒋介石闻报大吃一惊,怒气冲冲地打电话质问顾祝同:
“你们不是报告说共匪已经北渡黄河了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顾祝同答:“共军北渡黄河确有其事,而且为数不少。依卑职判断:南下陇海路的匪部,可能是因北渡不成而南窜。”
蒋介石搁下电话,心里想:空军报告说,炸沉了刘伯承的一百多条船,看来刘伯承的十几万大军要想在短时间内全部渡河,确实不大可能,加之连续作战逾月,短期内也难以再战,只好往南逃窜了。随即,他便命令:以整编第四十六师一部自蚌埠西进太和,结合地方团队至沙河布防;以罗广文集团、张淦集团共12个旅为第一梯队,王敬久集团8个旅为第二梯队跟踪追击刘邓;另以4个旅位于平汉路许昌、漯河等地,以2个整编师及1个交警总队布防于柘城、鹿邑地区,相机侧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