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儒学的大师朱熹【1 / 2】

《君子之为》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弘扬儒学的大师朱熹

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朱熹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程朱理学”。

朱熹受教于父,从小聪慧过人。刚能够说话时,父亲指着天告诉他说:“这就是天。”

朱熹则问:“天的上方有什么?”

父亲觉得十分惊奇。

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8岁便能读懂《孝经》。入学跟从老师读书,老师教他读《孝经》,他看过一遍,就在书上写道:“不能像这样去做,就不能算作一个人!”可见他立志做个尊孝道的人。

他曾经和一群小孩子在沙上玩耍,独自一人端端正正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别人一看,原来是一幅八卦图形。

朱熹10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友刘子、刘勉子、胡宪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

1147年,18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第二年考中进士,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

朱熹在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的“南剑三先生”程颐再传弟子李侗。后来朱熹向李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里从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字“元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理学这一套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在宋金关系紧张之际,宋孝宗在广大军民要求的压力下,起用了抗战派张浚,平反了岳飞的冤案,贬退了秦桧党人。这时,朱熹上奏皇上,提了三项建议:一是讲求格物致知之学;二是罢黜和议;三是任用贤能。

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

宋金关系暂时缓和后,朱熹便一头钻进理学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10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

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赴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赈济灾荒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末世第一狠人》《汉风烈烈起南洋》《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活人深处》《爱发微博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惊悚乐园》【知乎小说网】《龙凤猪旅行团》《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