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君子之为》最新章节。
周公制定礼乐典章制度
自从周武王灭商后,周天子把同姓宗亲和异姓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形成了以周天子为中心的封建管理秩序。
在周武王去世后,其子周成王即位,由于周成王年幼,就由周成王的叔叔姬旦摄政当国。姬旦,也称“叔旦”,因是周代第一位周公,又称“周公旦”。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子。
在周公摄政之前,商王朝对于臣服的方国、部落虽加有侯、伯等封号,但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分封制度,没有系统的控制方案,所以天下的方国时而臣服,时而反叛,使商政权很不稳固。
周公就从王朝的长治久安出发,吸取了商代的建制不完备的教训,开始对分封制重视起来,目的是使之系统化、制度化,并与宗法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推广到广大地区。这样一来,一个有别于商的新的分封制便呼之欲出了。
为了巩固周王朝对分封的各个诸侯的管理,周公从政治及文化方面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典章制度,史称“周公制礼作乐”。
周公辅佐周成王一共7年,在第六年时,他在洛邑制礼作乐。后来洛阳的周公庙里有个礼乐堂,就是专门纪念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的。礼乐堂位于定鼎堂的北边,里面有一组泥塑人物群像,再现了周公制礼作乐的场面。
在当时,洛邑人大多是殷商遗民,是一群“亡国者”,他们表面上臣服周朝,骨子里仍不和周王朝一条心,时刻都有复辟的可能。周公在洛邑理政,第一要务就是解决这个问题。
周公下达命令,让安阳一带的殷商遗民统统向洛邑方向集结,并指着已经建好的成周城对人们训话说:“你们听着,现在我不忍杀掉你们,但要向你们下达命令。我在洛水附近修建了这座大城,是方便四方诸侯前来朝贡的,也是为你们服务王室提供方便,免得你们从大老远的地方奔赴而来,遭受劳顿之苦。”
周公接着说:“你们必须顺从并臣服于我们。你们仍有你们的土地,可以安心从事劳作和休息。如果不敬事周国,你们不但会失去土地,还会受到上天的惩罚。如果你们能够安心住在这个城邑,继续劳动,你们的子孙就会兴旺起来。”
为了有效管理殷商遗民,周公派了兵力,其实这兵力当是为了应付东方战事而准备的,之所以这样设防,只不过陈兵于此,也是为了威慑殷商遗民罢了。
周公是个很勤奋的人,他常常挑灯夜读,研究殷人的礼制。他发现在殷商时期,君位的继承多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
在周公看来,这样根本不行,应该由嫡长子继承,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这样一来,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和亲疏、尊卑、贵贱关系就显现出来了,从而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首先,周王是上天的元子,即长子,称天子,是天下的共主,是大宗,而和周王有叔伯、兄弟关系的同姓诸侯是小宗。接下来是异姓诸侯,这些人和周王室大多有亲戚关系,从上至下,是天子、诸侯、大夫、士,从而就形成了一套君臣、父子、上下和尊卑、亲疏等礼仪制度。
也就是从中央到地方,从王侯至臣民,各种关系都理顺了,那就是地方必须服从中央,臣子必须服从君王,儿子必须服从老子,一级一级等级森严,这就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管辖力度。
周公分出了长幼、尊卑、远近和亲疏来,并分出了等级,使每个人都本分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人人都守规矩,不能乱来。
周公规定的礼非常细致。譬如,一个生活在周某群落里的人,就得遵守以下的礼:办丧事的时候不能谈笑;远望灵柩的时候不许唱歌;吃饭的时候不要叹息,不能说话,不能发出咀嚼声;邻居们有丧事,不能兴冲冲地走路;听音乐的时候,不许唉声叹气等。
在周公制订的周礼中,还有一种礼叫“谥”,或者叫“谥法”。就是在每个天子乃至诸侯去世后,根据他生前的政绩和为人的好坏要取一个代号,以概括他的一生。譬如周武王姬发,因灭商有功,去世后他被谥为“周武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男主怀了我的崽》《明知故婚》《野火》《第一次魔法世界大战》《捻转步舞曲[花滑]》【格格党】《魔道祖师》《沼泽领主:我有情报系统》《落崖三载后》《非洲创业实录》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