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参观母瑞山纪念园的感慨
在2001年6月,海南省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属海南省青少年革命历史教育基地,在1996年8月1日建成。
母瑞山是琼崖纵队的根据地,革命历史上著名的“23年红旗不倒”,指的就是母瑞山革命精神。
母瑞山位于海南省定安县南部,方圆100多公里。这里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是琼崖革命的重要根据地。在土地革命时期,这里是琼崖特委、琼崖苏维埃政府和红军独立师三大领导机关的驻地。
当时,在冯白驹和王文明带领下,建立了母瑞山革命根据地。他们在深山老林里,与敌人展开了长期的反围剿斗争,吃野菜、穿树皮,坚持战斗。
革命者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下,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保存了海南红军革命的火种。
1928年3月,国民党蔡廷锴师,抵琼“围剿”琼崖革命,琼崖军民奋起反击。但是,最终因敌强我弱,反围剿受挫。
在同年的冬天,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文明,率部转移到母瑞山,开辟革命根据地,第一次保存了革命火种。
1929年6月,红军独立团在此成立。
1930年4月,中共琼崖“四大”,在母瑞山革命根据地召开。在这次会议上,做出了发动“红五月军事攻势”等重要决议。
同年8月,红军独立师在母瑞山成立。同月,琼崖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母瑞山召开,成立第二届琼崖苏维埃政府。
1932年7月,国民党广东政府警卫旅陈汉光部,到琼“围剿”琼崖革命根据地。琼崖军民英勇抵抗,但因敌我力量悬殊,反围剿失败。
随后,冯白驹率中共琼崖党政军领导机关和警卫部队100多人,在母瑞山恶劣的环境下,与敌周旋,最后仅剩下25名英雄。英雄们胸怀崇高的革命理想,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在坚持了8个多月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后,于1933年4月成功突围,第二次保存了革命火种。
母瑞山在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堪称是琼崖革命的摇篮。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永远丰碑: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公布》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