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参观地道战遗址的教育

《永远丰碑: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公布》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第12章参观地道战遗址的教育

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是中宣部2001年公布的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纪念馆位于顺义区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距北京60公里。纪念馆始建于1964年,1979年被北京市定为市级重点保护单位,1993年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焦庄户地道始建于抗日战争时期,连接龙湾屯、大北务等5个村庄,全长12公里。在战争年代,焦庄户村隶属于冀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是通过平西、平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

焦庄户人民同国内外敌人开展地道战斗争,是从1943年春开始的,当时只是挖了几个隐蔽洞,这种洞只能藏一两个人或存放一些粮食等物品。一旦被敌人发现,就只有束手被擒。

为了同敌人进行长期不懈地斗争,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把单个隐蔽洞连接起来,并在地道内安装上翻板、陷阱、单人掩体和暗堡等战斗设施,以及10多处休息室和指挥所,供民兵和群众,能较长时间在地道内进行战斗和生活。

到1946年,全村共挖了12公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络。

焦庄户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利用地道、地雷,同敌人进行英勇顽强的斗争。

从1943年到1948年,共战斗150余次,击毙击伤敌人130多人,俘虏敌人100多人,击毁敌军车一辆,缴获枪支100多支,子弹3500多发和敌电台一部。

由于战绩卓著,顺义县人民政府于1947年10月,授予焦庄户“人民第一堡垒”锦旗,并把它插在18米高的民兵指挥了望楼顶上。

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对人民进行传统教育,展室内以翔实的资料,珍贵的文物及真实的地道战遗址,再现了焦庄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国内外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画面。

谈起地道战,大家自然会联想起电影《地道战》里的情景。但是,如果能到实地看看,感受一下,想必感觉会大不一样。

2007年6月的一天,顺义区的一所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参观。

7时30分,大家准时在校门集合上车。在去往焦庄户的路上,大家都显得十分的兴奋。

借着曾经看过电影《地道战》的情景,大家纷纷猜测着地道的模样和当年八路军打鬼子的情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陈秀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