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管仲
管仲(约公元前730—公元前645),名夷吾,字仲或敬仲,春秋时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他是姬姓的后人,但苗裔疏远,已失掉贵族的身份,年少时家境贫寒,曾经和鲍叔牙一起做过小本生意,当过养马者,服过兵役,在这期间,管仲游历了许多地方,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对于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很了解,这对他后来的治国思想产生了较大影响。管仲踏入政界,最初事奉的是齐公子纠。后来纠在继位斗争中失败被杀,齐桓公立,管仲沦为阶下囚。这时鲍叔牙出来对齐桓公说:“管仲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在宽惠柔民、巩固政权、制定礼义、鼓舞士气等方面具有卓越的才能。有他在,国家才能强大,应该立他为相。”桓公听从这一建议,拜管仲为上卿,并尊称他为“仲父”。管仲相齐40年,实行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改革,辅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其业绩备受后人推崇,连孔子都说“微(非)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管仲担任国相以后,专心从事改革。他实行的改革,立足于“富民”。他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为了发展生产,使民富裕,管仲提出了“相地而衰征”的新税制,其中心内容是废除集体无偿耕种“公田”的劳役税制,代之以“相壤定籍”之法,即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照土质肥瘠、面积大小,分等定级分配给农业劳动者,然后按不同等级征收实物税。这种税制使生产收成与农民自己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联,大大调动了农业劳动者的积极性,从而使大批荒地被开垦,为私人占有,农业生产量迅速增加,国家实物税稳定增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1)》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