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

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叱咤风云的军事家(2)》最新章节。

朱可夫

朱可夫(1896~1974年),前苏联元帅,苏军著名统帅。1915年入伍,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参加红军。1919年加入俄共(布)。国内战争结束后,历任骑兵团长、旅长、骑兵监助理,骑兵师长,驻西班牙军事顾问,骑兵军长,驻华军事顾问,军区副司令。1939年在哈拉哈河地区指挥苏蒙军反击日军取得胜利。后任军区副司令、司令。1941年任苏联国防人民委员兼总参谋长。苏德战争期间,任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和代表,战时最高副统帅、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一方面军司令,多次参与制定战略计划,指挥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柏林等一系列重要战役,曾代表苏军接受德军投降。战后,任驻德集团军总司令兼苏占区最高军事行政长官、武装力量部副部长兼陆军总司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部长。他作风果断,具有组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丰富经验,善于在主要突击方向上集中大量兵力,擅长使用坦克兵团,穿插迂回,分割合围。四次荣获苏联民族英雄称号,获列宁勋章6枚。著有回忆录《回忆与思考》。

朱可夫实事求是,多谋善断,指挥若定,堪称军事“奇才”。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德军以闪击战法侵占了苏联大片领土,朱可夫审时度势,从实际出发,主张收缩兵力,于7月29日正式提出放弃基辅的建议,结果不仅被斯大林指责为“胡说八道”,而且半小时后被免去总参谋长职务,调任新组建的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次日,朱可夫即到任,了解情况,着手准备在斯摩棱斯克东南的耶利尼亚地区发动一次进攻战役。这是朱可夫在苏德战争中第一次独立指挥的战略性战役。1941年8月30日至9月8日,他成功地实施了这次进攻战役,彻底铲除了德军在耶利尼亚的突出部,迫使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为苏军统帅部在莫斯科方向上改善防御态势,赢得了时间。

1941年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德军从西部迂回,直奔莫斯科。10月10日,朱可夫奉命任西方面军司令员,担负保卫莫斯科的重任。朱可夫知己知彼,料定墨守陈规的德军还将采用强攻两翼、分进合击的战法,因此,他格外重视两翼的防守,同时掌握部分兵力在紧急时从正面支援侧翼。11月15日,德军以51个师180万人向莫斯科发起总攻。朱可夫指挥若定,沉着应战,只以一线部队抗击敌军而不动用预备队。守旧的德军果然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在两翼部队苦战之时,正面的部队却按兵不动,从而使朱可夫得以把正面兵力机动到两翼抗击德军。12月13日,红军击溃德军两翼,使希特勒损兵折将50万人,打破了法西斯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战争进程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基础,朱可夫也从此名扬天下,连和朱可夫打过仗的德国人都承认他是苏俄将领中最大的天才。

1943年3月中旬,朱可夫来到库尔斯克,迅速查明了德军意欲夺占库尔斯克的企图。朱可夫向苏军最高统帅部建议:苏军先不要转入进攻,而以优势兵力进行防御,在阵地上疲惫和消耗敌人,然后投入精锐预备队,转入反攻,最后歼灭德军主力。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