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芃【1 / 4】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1】

太阳太毒了,似乎要吸干所有的水分,比如大地上的湖水,花草树木的汁液,人的血。

蒋红岩搭乘一辆黑摩的,赶往天堂芃。摩的司机是红铜市人,他为了赚钱,开得飞快,蒋红岩的耳边风声呼呼作响,不过他依然感觉像在泡温泉。他一大早就离开招待所出发了,那时候天气还凉丝丝的,可是刚刚离开红铜市,太阳陡然就升温了。

一个半钟头之后,摩托车突然在公路上停了下来,蒋红岩以为没油了,没想到,那个摩的司机回头说:“到了。”

蒋红岩前后看看,公路前后无尽头,两旁除了树还是树,他不解地说:“我们谈好的,你要把我送到天堂芃。”

摩的司机朝路边指了指,说:“到了。”

蒋红岩一看,路边果然有块不起眼的石头,上面写着“天堂芃道班”。

他说:“这只是到了天堂芃地界,你不能把我放在这里啊。”

摩的司机说:“我们谈好的,我把你送到天堂芃。”

蒋红岩说:“怎么也得见到个村子啊,你把我放在这里算怎么回事!”

摩的司机说:“最近的村子也要七八公里,那你得加钱。”

蒋红岩马上明白这个摩的司机的意图了,他很生气,掏出车费塞给摩的司机,然后大步朝前走了。摩的司机毫不犹豫,一拧油门回城了。

这个地方距红铜市八十公里,保留着红铜市最后一片森林,散发着原始的气息。“天堂芃”三个字组合在一起,显得有些奇怪。一百多年前,英国的传教士就来到了这个地方,向纯朴的山民传播天主教,随后,某些村落建起了简易的教堂,于是地名中有了“天堂”二字。“芃”字绝对是本土的,形容兽毛蓬松,或者草木茂盛。这个地方古木参天,常有野兽出没,不知道哪个识文断字的老者定下了这个“芃”字。于是,土洋结合,有了“天堂芃”。

到了2010年,一条公路就像现代文明的胳膊,终于伸向了天堂芃,山民们别提多高兴了。他们不知道,投资修路的人,并不是为了方便他们出行,那竟是为了掠夺他们的安静生活而开创的一个通道。

不久,开矿的来了,伐木的来了,房产开发商来了。山民们眼看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环境一天天变得陌生,他们的居留地越来越狭小,终于醒过腔来,结集了三四十号人,分六台四轮拖拉机,晃晃荡荡来到了红铜市,要找政府说个理。他们的交通工具进不了城,在郊区被警察限行了。这些山民徒步走到了市中心,找到了政府,进不了门,不知道谁给出了主意,这些人就在政府大门口静坐抗议。

蒋红岩在省城《环境监察报》当记者,总编辑听说了天堂芃山民跟开发商闹矛盾的事,立即派他来到红铜市采访。

【2】

天堂芃太偏僻了,没有公共汽车,不然他就不会搭乘黑摩的了。

偶尔有大卡车从身边轰隆隆地驶过,卷起冲天的尘土。蒋红岩走在树荫下,感到一阵阵恶心,他怀疑自己中暑了。幸好前面路边有个瓜棚,他赶紧走过去,想买个瓜解解渴。

瓜棚呈三角形,很低,瓜棚前坐着一个老头,远远地扭头朝他望过来。蒋红岩又朝前走了一段路,当他能看清那个老头胡子的时候,发现老头在笑。他不知道老头笑什么,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他走到老头的跟前,老头还在笑,嘴里说:“吃瓜!”

蒋红岩说:“大爷,您帮我挑个沙瓤的!”

老头说:“放心吧,都是沙瓤的!”然后,随手捡起一只瓜,又抄起一把锋利的菜刀,麻利地切成了八块,“吃吧吃吧!”

蒋红岩朝瓜棚里看了一眼,也许是太阳太刺眼了,他感觉里面很深,黑糊糊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道爷要飞升》《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青连浮沉录》【锦绣小说】《无限恐怖之这个中洲很叛逆》《武纪》《大道朝天》《国医》《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