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看【mbiqukan.com】第一时间更新《岸防劲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岸防部队成立》最新章节。
●看到这些威风凛凛的大炮即将属于祖国,指战员们高兴得不得了。
●“赫鲁晓夫,你的金表在哪里?”在回宿舍的路上,一个战士兴奋地对着夜空大喊。
●炮弹飞过海面,击中了靶船。威力巨大的炮弹顷刻间就把靶船炸得四分五裂,灰飞烟灭。
●装备发展接收旅顺苏军装备
1954年10月12日,中苏联合发表了《关于中苏会谈公报》和中苏《联合公报》,这两份公报规定:
苏联军队从旅顺口海军基地撤走并将设备移交给中国,应于1955年5月31日前完成。
为顺利接收旅顺,中央军委从全军调集部队开往旅顺,接收基地设施和装备。
从2月上旬到3月中旬,北到牡丹江,南到榆林港,从东海前线到内地武昌,从江西革命老根据地到首都北京,一万多人的部队日夜兼程,似共和国血管中奔腾的鲜血一样,齐聚旅顺口。
接收岸防的部队兴奋地得知,这次接收的苏军岸防装备有180毫米、130毫米、100毫米口径的岸炮和85毫米、37毫米口径的高射炮170多门,其中还有一门装在火车上的铁道炮。
看到这些威风凛凛的大炮即将属于祖国,指战员们高兴得不得了。
在这些装备和物资中,有些是苏联有偿转让的。有偿转让就要对物资进行鉴定。
3月中旬开始,中苏海军各级主管干部依据“三等六级”的评定标准,开始协商鉴定各种装备和物资。
为了国家利益,在鉴定开始前,旅顺基地接收委员会海军分会主任委员,海军参谋长周希汉悄悄对大家说:“这东西要争。凡涉及钱的问题,要争,但要适可而止,注意团结。”
苏联方面当然也会“斤斤计较”,分毫不让。所以,中苏两国军人常常为物资等级吵得脸红脖子粗。
这天,已经出任旅顺岸防兵部参谋长的石长贺与苏方人员评估岸炮装备。
苏方人员把炮的等级往高了说:“最低也得二等。”
“最高也就三等。”石长贺毫不退让。
“什么根据?”苏方紧追不舍。
“看年头呀!”石长贺拿出事实说话,“这些炮有的还是二战的东西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