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人心》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习仲勋说:“最近中央为即将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拟定了一个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重要文件。”
●李先念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体现价值规律。我们对这个问题还在学习,而且要好好地学习。”
●李先念强调说:“我们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力。”
●中央积极探索
共和国故事渐入人心
财经委组织经济调查研究
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的蒋一苇在《经济管理》月刊第六期上发表《企业本位论刍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8月14日,《人民日报》以《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根本问题》选载了此文。文章说:
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存在着许多不能适应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的情况,已经到了非从根本上改革不可的时候了。但是改革涉及的问题面极广,而且一环套一环,牵一发则动全身。最基本的环节应当抓什么呢?我认为应当从确定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入手,以此为基准,进而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组织与管理,这样,才能由此及彼,顺理成章,使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一个牢靠的基础和依据。
作者在文中说,基于上述思想,试就社会主义制度下企业的性质、特征,以及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等问题作一些探讨。同时指出,实际上所涉及的问题和原则,大部分对其他企业,包括商业企业、农业企业等也是适用的。
这篇文章在《人民日报》的登载,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开启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话题和探索。
很快,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和领导的大规模的关于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就逐步展开了。对经济问题开展大规模的调查研究,是为了搞好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全面实现经济改革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
国务院财经委员会召集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财经部门的负责同志和经济理论界的同志开会。李先念、薄一波、姚依林同志到会。
李先念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研究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对于这次大规模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的调查研究,党中央和国务院寄予很大的希望。请各个部门、各个地方都重视起来,大力支持。做理论工作的同志,做实际工作的同志,要密切配合,认真把这项工作抓好。特别是做实际工作的各经济部门的领导同志,要切实负起责任来。下决心抓它几个月,抓它一年、两年,一定能够抓出成绩来。
这项调查工作,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分四个小组进行。
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小组,首先从企业入手,摸清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个环节及其联系的情况,进而研究什么样的企业管理体制妨碍生产的发展,什么样的企业管理体制促进生产的发展,并且围绕企业管理体制问题,调查研究了计划体制、物资体制、商业体制、物价体制、劳动工资体制等问题。
1980年4月4日,经济学家林子力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开端--四川、安徽、浙江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考察》一文。他在文中写道:
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正在成功的尝试中起步,它预示着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获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经济形式而磅礴向前。
……
去年十月至十二月,我们到四川、安徽、浙江三省对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情况进行了初步考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尽管目前试点的范围还不是宽广的,对旧体制的变更也远不是彻底的,但仍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林子力在文中列举了一个事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