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2009年8月20日,第三届国际创新方法大会在哈尔滨市召开。
●1999年8月26日,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上海市宣布实施“聚焦张江”战略,举全市之力建设“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河北省一家化工厂的厂长这样评价张卫江:“遇到张教授这样的科学家,企业再赚不了钱,那才是新鲜事呢!”
●贯彻执行天津大学大搞科技创新
1998年11月,天津大学石油化工技术开发中心的“双酚A”项目,完成了由10吨中试,向万吨级工业生产的转化,结束了我国生产聚碳酸酯的关键原料依靠进口的历史。
1994年12月13日,江泽民来到天津大学视察时,“双酚A生产新工艺”的工业化实验,正处于开始阶段。
在当时,作为项目负责人,天津大学谈遒教授向江泽民汇报了在项目科研中实现技术、经济一体化的做法。江泽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称赞他们把实验室成果直接转化成工业生产,步子迈得很大。
江泽民的到来,给“双酚A”项目科研人员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此后,他们又经过几年奋斗,到1999年年底,已达到7000吨的生产能力,2000年,将达到1万吨的生产能力,而产品质量稳定达到聚碳级,尽产尽销,供不应求。
“双酚A生产新工艺”成功实现产业化是天津大学以“科教兴国”为己任,立足科技创新,将丰富的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产业优势的一个典型例证。
1999年底,他们又在积极筹备上马一个6万吨的生产装置。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每年大约有3万项重大科技成果问世,但实际转化率仅为10%,高校中科技成果转化率也只达到20%至30%。但是,在天津大学,从1996年到1999年,该校共签订以科技成果有偿转让或入股合作兴办高新技术产业为内容的经济合同944项,合同经费逾1�5亿元。
这一成绩的取得,首要原因在于天津大学适应时代需要,增强科技创新意识,着力营造出鼓励科技开发,重在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
天津大学校长单平教授说:
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时代背景下,将丰富的智力资源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既是社会对高校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它要求我们的科研工作必须改变过去从学术兴趣出发,只注重发表论文和鉴定成果的封闭状态,在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中准确定位,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主动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天津大学那些年陆续建立并完善了以“三化”为特征的全方位、开放型的科研工作格局,即实行全体科研人员都要参与技术创新的“全员化”;把技术创新工作纳入学校改革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各类考评体系中,使之渗透到各个环节的“全程化”;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完整、科学、规范的政策体系的“系统化”。
为鼓励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积极投身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学校专门设立了“天津大学科技进步奖”、“天津大学有偿科技开发基金”;在职称晋升中单列“技术开发系列”,制定了在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中切实保障科技人员经济利益的《天津大学经济管理暂行办法》;以此组织和引导全校教师和科技人员紧密围绕现实生产中的关键技术,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以高技术成果改造传统企业,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增长。
化工研究所教授张卫江,在5年里,取得了10多项科研成果,并且全部实现转化,他的秘诀就是一个“跑”字:首先是跑企业。
多少年来,他几乎走遍了全国的化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所需的项目和技术难题,然后把企业的疑难带回实验室潜心研究,攻关成功后再返销给企业。
其次是跑市场。有的企业既为应用科技成果后的预期利益所吸引,又对投资风险感到担心。张卫江就时刻关注着市场动态,为企业提供信息,甚至成为一个出色的推销员,帮助企业打开市场。
有时为了使企业摆脱暂时的困难,张卫江还帮着企业跑生产,甚至连买设备、租场地、找材料、筹资金这样的份外事也包揽下来。几年来光是攥着技术跑贷款,他就为企业贷来数千万元。
河北省一家化工厂的厂长这样评价他:“遇到张教授这样的科学家,企业再赚不了钱,那才是新鲜事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黄昏分界》《天命在我》《乃木坂的奇妙日常》《重回千禧当学霸》《云朵和山先生》【玄幻小说网】《我!清理员!》【新黄易天地】《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我有一个修仙世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