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号角:四个现代化构想首次提出》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
第12章毛泽东号召三线大建设
1964年8月,中央书记处会议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在17日、20日先后两次指出:
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现在工厂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后方。
这次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第一线能搬迁的项目要搬,明后年不能见效的项目一律缩小规模。
于是,调整后的“吃穿用+三线”的“三五”计划指导思想再度发生变化,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终于确立。三线建设为中国西部工业奠定了基础。
1964年8月2日夜里,在北部湾,美国驱逐舰“马克多斯”号与越南海军鱼雷艇发生激战。8月4日,海战进一步扩大。
早在4月就已制定了扩大侵略越南战争的“37号作战方案”的美国,立即抓住这一机会,悍然派出第七舰队大规模轰炸越南北方。越南战争的战火燃到了中国的南部边界。中越边境地区、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国的炸弹和导弹,中国军民也倒在了血泊之中。
毛泽东彻夜未眠,紧张地关注着战争的态势。8月6日清晨6时,他在中国政府抗议美国侵犯越南的声明稿上批示说:
要打仗了,我的行动得重新考虑。
这个行动指的是毛泽东多年的一个宿愿,骑马沿黄河考察,既有浪漫的诗情驱动,又有现实的经济目的,可惜就此中断。
8月17日、20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要准备帝国主义可能发动侵略战争,最终促成了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
1964年8月12日,毛泽东将总参谋部作战部关于对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问题的专门报告退回给罗瑞卿、杨成武,批示说:“此件很好,要精心研究,逐步实施。”他还关切地问道:“国务院组织专案小组,已经成立,开始工作没有?”
8月19日,李富春、薄一波、罗瑞卿联名向毛泽东和中央提出了《关于国家经济建设如何防备敌人突然袭击的报告》。
报告将各项工作进行了分工,参加专案小组的各个部门负责人负责相应的工业、国防、农业、教育、铁道、城市等方面,提出具体方案,纳入第二年计划和“三五”计划。
报告还建议恢复人民防空委员会,周恩来任主席,日常工作由公安部负责。
8月30日,邓小平批示将报告印发中央工作会议,以后又发给各中央局、部委、省委执行。这份报告是确立三线建设决策的第一份,具有最重要的意义。
9月5日,中央书记处做出关于计划工作的指示,主要内容是:
三线建设要落实。铁路建设队伍要在9月底到达工地,计委、经委成立落实小组,楼堂馆所要利用起来为三线建设服务。
三线的调整要立即行动。留下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保证提高产量。
基本建设投资,首先要保证三线建设的需要,其他方面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王金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