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农机院推动农业机械化

王金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趣看mbiqukan.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6章农机院推动农业机械化

1965年,中国第八机械工业部发布命令,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西水田机械所、贵州山地机械所等一批部属农机科研单位和依兰、南昌、鄂温克等一批试验站全部划归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领导。

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农机化科研单位及部属高校、农机工厂的科研工作由中国农机院统一归口管理。

至此,我国农机化科研工作初步形成了中央到地方省市自治区,从综合性研究到专业研究覆盖全国的农机科研体系。

其实,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由建立到发展完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的前身为1956年10月成立的一机部农业机械研究所和成立于1957年8月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这两个研究所都是为落实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关于对农业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加快农业机械科学研究这一历史任务采取的具体措施。

一机部农业机械研究所1960年扩建为农业机械部农业机械科学技术研究院。在1956年至1962年创建阶段,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制了大量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新型农业机械。

但是,由于两个单位的研究设计任务基本相同,出现了不少课题重复研究的现象,这样造成了科研力量的严重分散。从长远说,是不利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

当时,两个单位都设在北沙滩附近,这给两个单位合并提供了良好的先天条件。因为相距不远,搞起基本建设等就便于统一安排。

为此,1962年3月,农机部农业机械科学技术研究院向国务院和上级部委报告建议院所合并。

1962年4月,农业部、农机部向国家科委提出“关于中国农科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农机部农业机械科学技术研究院合并的报告”。

4月23日,国家科委批复,同意合并,成立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由农机部、农业部共同领导,以农机部为主。国家科委在批复中明确指出: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是全国农业机械化综合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解决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科学技术问题。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主要研究解决我国迫切需要的农机具产品问题,逐步向综合性、理论性方向发展。

同时批复还规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还要研究适合我国特点的农业机械化方法;研究农机具及其部件的基本原理,关键农机具产品设计等12项重大任务。

为此,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内设立了与12项重点任务相关的耕作机械、收获加工机械、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运用与修理、材料工艺、电气化新技术、试验鉴定、科技情报与编辑等9个专业研究室和一个试制工厂。

同时,研究院还建立了耕耘机械、播种机械、谷物加工、材料、修理、电气化等试验室。建立了一个馆藏科技图书与文献资料4万册的图书馆。当时全院员工495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0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