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中央号召为农业制造化肥

天才一秒记住【笔趣看】地址:mbiqukan.com

第8章中央号召为农业制造化肥

1960年10月,全国人民正处在欢庆新中国生日的热烈气氛中。这时,在中国的江南小城丹阳,人们更加兴奋,因为丹阳化肥厂的工业装置正式进入建成投产之中。

丹阳化肥厂,是丹阳县委自筹资金建成的。它为中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丹化的成功,促使国家部门提出了“县县建一个小氮肥厂”的宏伟规划。为此,丹化编写了《合成氨法制造碳酸氢铵》普及教材,为其它省、市、自治区培训了大量技术人才,在全国,同类小氮肥厂最终发展到1000多家。

中国的化肥工业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侯德榜教授做出了重大贡献。

侯德榜是著名的化学家,他的杰出贡献享誉世界,英国皇家学会特聘他为名誉会员,当时英国之外的该会会员仅有12人,亚洲仅中国、日本各一名。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和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也先后聘他为荣誉会员。由于旧中国工业衰败,他的才华难以施展,许多外国公司高薪聘请他。

1949年5月,侯德榜在海外得知刘少奇请他回国参加建设的消息,马上谢绝了印度一家公司年薪10万美元的聘请,冲破重重阻挠,历时50天,绕道回到祖国的怀抱。

侯德榜到达北京时,当时的市长聂荣臻亲自到车站迎接,周恩来也亲临他的寓所,北京东四十条16号去看望。后来,毛泽东还把他请到中南海,详细倾听了他对振兴中国化学工业的意见。看到新中国的领导人如此关心民族工业,侯德榜深感鼓舞。

从此,侯德榜投身于新中国化学工业的建设中,虽年事渐高,仍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考察国情并探讨合乎实际的化学工业建设之路。

1957年,中国的经济渴望着追赶型的发展速度,中国的农业呼唤着对化肥的急迫需求。为适应中国农业生产的需要,国家强调发展小化肥工业。7月,李富春指示,要在全国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化肥实验示范研究工作,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负责组织全国化肥实验网。

侯德榜倡议用碳化法制取碳酸氢铵。他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亲自带队到上海化工研究院,与技术人员一道,使碳化法氮肥生产新流程获得成功。

此工艺是侯氏“制碱工艺”的一个发展,也是我国化肥史上的一个创举。与传统流程比,它不用硫酸、硝酸等原料生产氮肥,对设备制作材料的要求不高,投资省,建设周期短,完全符合当时的国情。

1958年,化工部在全国安排了13个点进行新工艺的工业化试验,江苏省定的一个点是六合县。丹阳县委领导在得到有关信息后果断做出了一个决定:自筹资金搞碳化工艺流程。

1958年5月,丹阳化肥厂筹备处成立,7月14日,第一批139名从工、农、兵、商、学各条战线抽调来的创业者到丹阳海会寺报到培训,接着便开进了丹阳北郊马家山一处布满乱坟岗的地方安营扎寨。

当时生活条件很差,就说吃饭下的菜,萝卜干、酱油汤是基本内容,没烟抽时卷树叶代替;大型运输和吊装设备奇缺,是用拖板车、钢缆、滚筒、三角撑把几百吨机器和钢材一寸一寸移进厂区的;设备安装中氧气断了档,天寒地冻,4位青工拉上小板车,带上几根胡萝卜当干粮,徒步200多公里去南京拉氧气瓶。

就在工程建设进入高潮时,定点的试验厂相继传来试验失败的坏消息,最后国家定点试验厂“全军覆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晋末长剑》《高武纪元》《炮灰男配的人生(快穿)》《寒门贵女》《乌龙山修行笔记》《仙工开物》《穿成镶边女配的她们》《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轮回乐园

《前进号角:四个现代化构想首次提出》转载请注明来源:笔趣看mbiqukan.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