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炸爹的陈鹤宇还不知道自己的“罪行”已经传的全府皆知。
他美滋滋的带儿子蹴鞠,又一起去看女儿,享受天伦之乐。
饭后就屏退下人,安静的读书练字,好在有原身的记忆在,基础功捡起来挺容易。
梅子清借了两本书给他,上面写满了梅大人当年的读书心得,通俗易懂,陈鹤宇看的很入神,如果多一些这样的教材,会大大提高读书的效率。
实在看不懂的,整理出来再去问夫子,效果事半功倍。
只是现在秦夫子对他很排斥,见都不愿意见他。更别提像他当初设想的那样,日日去族学旁听了。
陈鹤宇叹了口气,任何事都不可能完全按照计划发展,虽然有点气馁,还得另想办法寻觅良师益友。
目前所处的朝代,学校跟历史上差不多,一是官学,二是私学。
所谓官学,是指朝廷和地方各级官府创办和管理的学校。官学不光免费就读,还能领到一些补贴费。
比如太学,学费不用拿,吃住还免费,学生每月还能领到1000文零花钱,真是打着灯笼难找的美事。
当然想入官学也非常不容易,官学就读的大多都是贵族子弟,平民子弟想去,那得成绩特别拔尖儿才行。
陈鹤宇的家世在权贵中不出头,但是想去上太学还是可以运作的。
只不过本朝重文轻武,读书人颇多,连带着太学的招生门槛也高了,几乎都是秀才起步,举人也非常多。
所以他心里暗暗憋着一股劲儿,今年八月一定把秀才功名拿到手。
不蒸馒头争口气,到时候秦夫子还是不愿意收他,那么可以申请去太学。
有了目标,看书就更起劲儿了,书房里的烛火一直到子时才熄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